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百年树人的立足根本

浏览181次 时间:2019年7月11日 14:21
《论语》中提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句中表达出两方面的意思:一为学习,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拥有时刻的求知欲望;二为教学,不疲倦于传播知识和文化。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分别对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要求,但其实不然,孔子所提及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于我”,由此可看出这其实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时刻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从这一点来看,一位老师其实同时也是一位学生,这对老师而言是一种谦逊的教学态度。而这样的教学态度的来源根本,是这个老师本着高度负责的教育之心来通过实践将“育人”的道德层面具体化。
因此,立德树人非新时代的新产物,自古有之,且本就是教育的立足根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其实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曾经栽下的一株株幼苗经过十年的阳光雨露滋润后可以成为一片水土丰美的树林,百鸟栖息而鸣啾,牛羊过路而休憩;而培育出一代栋梁则需要百年的大计。人和树,相同而不同:同样需要奉献和关心,同样需要养分和甘露,但是人更具有智慧,具有可变性,人是复杂的个体。人的心灵需要不断地净化,人的行为需要不断地规约,君子是文礼教化的产物,是耳濡目染下的成品。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自然的条件,还需要培养者时刻的言传身教与耳濡目染。道理浅显,但绝不肤浅。
谈及言传身教,则必少不了教师对于自我的规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遂令不从。”诚然严师出高徒,但高徒的培养必定离不开一个德行高尚品格美好的老师。学习不仅仅在于课堂,更在于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出于与生俱来的模仿性,学生会通过有意或者无意地观察周围同学和老师的日常行为来对自己的行动做出相应的调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管理学生,更应该以身作责,为学生提供一个极好的示范作用。从这点看来,“树人”的真正意义在于高于行为的思想道德层面的树立,也就是品德的建成,而立德先于树人。
“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这个小故事可能就是立德力量的一个小小的体现。细枝末节之处其实可以体现全方面。有一个短语是“细节决定成败”,其实意思很简单,即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细节数不胜数,一个细节虽小,但千千万万细节的堆砌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细节的培养就离不开教师的教化,而细节的好坏其实依旧离不开做人。
然而,反观当下,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就像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中诞生出小偷的行当,思想差距实际上是在拉低总体的均值。不敢说会有“思想的小偷”,但一定会出现“思想的发育不良患者”。我们将道德与思想挂钩是有原因的,这里所谈论“思想”而非“道德”是因为“道德”的范围相对于“思想”而言狭隘很多,而“立德”中的“德”其实指的就是思想。道德只是思想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古人所讲的“德”其实所涵盖的面要比现代中的“道德”大得多。很多学生会沉迷于网红、游戏、网络社交而非书本、艺术和科学的原因在于对于他们而言,网络更具有吸引力,他们对于在线娱乐更有兴趣。他们更喜欢浅显地当一个终端体验者而非开发者,他们更乐于享受而非创造,遇到一个日常现象他们对于其产生的原因的探究欲望日益迟钝,在他们中的一部分会真正地问出“为什么”或是“怎么产生的”这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曾经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而作为人才的培育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即为重视起每一个学生,树立好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为他们提供追求崇高境界的扶梯和道路,将中华民族的美好品格延续下去。这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担当起的重任。
“立德”意思即为“树立德业”,从自身开始,再以此传递下去。有一种解释为“坚持以德育为先,从正面教育去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其实教育是时刻存在的,作为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去感化,去激励学生。
“树人”一词极好。提到培养人才的计划和方案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前景和战略蓝图,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付诸实践。这是一种行动,是“立德”思想的意义所在。论语有云“因材施教”即为一种“树人”的方法。
树人,树好人,树出人才不仅需要很高的思想觉悟,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正确。如何正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深层内涵或科学本质等等,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工作、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班级秩序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宝典”。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是最难的一步。这需要教师对于工作的热情以及负责的态度,还有常年累月的积累,十年如一日的总结,这是一条艰辛的路途,同时也是“立德树人”所必须的。
社会发展是迅速的,科技进步也是迅速的,但是在如此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如何确保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质量的稳定,这需要国家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而输出人才的关键所在正是教师对人才的树立和培养。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以反省、提升自我为中心,以言传,以身教来立此之德,树此之人。
“‘树人’,即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有人是这样理解“树人”的。“树人”的核心在于“人”,而非其它。而对于教师而言,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其实是针对于学生不同性格所作出的建议。即所谓如今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于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做不同道德行为的提升和规约的方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树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这是两个重要的时代性问题,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地思考和解决。我们身处在一个时刻更新的信息化爆炸时代,但是总有一些问题是几乎永久不变的——它们都是根本性的问题,涉及到为人的根本。为什么“树人”需要“百年”?这在于人是复杂而可变的,所以我们需要追根溯源,从根本出发,从最简单的本源做起,付诸我们的汗水、青春与心血,十年如一日,将稚嫩的幼苗抚育成为将来的一代又一代栋梁。
“百年树人”的大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思想之上,唯有首先通过建立美好而崇高的德育,通过科学的教化和辛勤的培养,方能树立起一个国家珍贵的栋梁之才。对于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所需要的是,以德育来立祖国的人才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方. 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11)[2] 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一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 年第9 期[3] 刘可欣.《主体性发展教学系统的创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钟和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实践》
(作者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