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法学论文 >> 民法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时代价值   

浏览127次 时间:2022年7月22日 09:20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摘 要:本文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时代价值进行了研究,说明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是我国现代特色生态哲学理论构建的依据,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实践,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时代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又再一次的暴露出来,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现象,我国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是我国特色生态哲学理论构建的依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领域上一路高歌猛进,但生态问题也愈发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越来越关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有所欠缺,导致环境污染形式严峻,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政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策略。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是我国在建设特色生态哲学理论道路上的有效支撑和依靠。
  通过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中一直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子。例如,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其始终坚持应该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认为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这种思想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然的发展,如果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当的行为,对自然造成伤害,势必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在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连的,任何关系都不能独立于这三种关系之外
  [1] 。因此,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在于利益纠葛,而人是构成社会的因素,所以,想要解决人鱼自然的矛盾,最重要的一点在与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
  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理论时,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以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为基础,结合目前特殊的国情,并考虑我国的总体生产力,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实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愈发简单快捷,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地球资源过度开采等一些列全球性问题。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地球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各国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上。
  为了适应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式,政府在 2003 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念,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其主要原则是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但是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完全不去使用自然资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毫无节制的进行开采,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目前,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重要战略思想,并被写入党章,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不断寻找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大量的“工业生态园”、“无公害绿色产业”等。
  在马克思的理念中,人类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应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够实现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使所有人民都能够获得幸福生活,完全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领导人根据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能够优先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的具体实施方法,在精神内核上与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极为相似,二者都是强调目前的发展不应该对后代子孙的生存环境造成损害,反对通过透支自然来获得一时的发展。但是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同,其是以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形态进行本土化、更为适合我国发展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在马克思生存的时代,社会主义是一种存在与人们脑海中的理念,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因此,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也只是以理论的形式存在。我国作为目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提供完美的实践机会。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在进行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实践,不能够完全按照该理论的内容进行,需要在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加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社会性质,走出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2007 年党中央针对我国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在“三个代表”理论的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力图平衡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大陆上的重要战略。
  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重要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将其变为现实的土壤。但是由于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利用自然资源,再加上目前对污染物的处理并不彻底,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在将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而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 。
  例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转变人们的消费模式等等。
  三、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应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被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战略中,充分体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美好期盼,同时,也展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在实践中发挥的优秀作用。党中央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对我国国土资源开发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约束;全面推行资源节约政策;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同时,政府提出了“美丽新中国”的理念,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双赢。在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追求的目标。“美丽新中国”的假设将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进行了实践,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理念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上的指导性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因此,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上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出现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情况,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物质交换的裂缝。想要完成建设美丽新中国的目标,需要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利用乡村中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弥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物质交换裂缝
  [3] 。建设美丽新中国是要用最少的自然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来换取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我国虽然占地面积有 960 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众多,导致各类资源有限,对国土资源的优化能够有效地的限制开发的强度,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在“美丽新中国”建设任务提出之后,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一直作为建设过程中的基础理论,体现在美丽新中国的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为正在实践中的内容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可以说“美丽新中国”正式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实践,“美丽新中国”策略也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调整,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结论:综上所述,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多项政策提供了指导性的思想,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刘双双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J].
  社会主义论坛 ,2018(07):19+21.
  [2] 冯明珍 .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D].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 孔荣丽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作者简介:张叮叮,(198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国家政治经济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