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解析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

浏览71次 时间:2021年12月24日 09:5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102 )
摘要:在产业集聚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的当下,针对其所展开研究逐渐深入,文章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围绕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且深
入的探究,首先,概括性的叙述了研究背景,其次,从全国、区域等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以所得结论为依据,提出了可使经济效率得到优化的策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经济效率;产业集聚;影响机制
  前言
  研究表明,多数国家仍旧将产业集聚视为对城市经济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可以说,由产业集聚所产生经济效应,对经济效率能否得到显著提高起决定作用,只有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提出符合城市需求的发展策略,才能既优化劳动生产率,又使内需得到显著扩大,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现实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一、解析背景
  经济效率涉及以下内容:其一,强调充分就业的静态效率;其二,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合理的动态效率;其三,多数社会成员认为产出获得公平分配的分配效率。对地区而言,城市既是文化和政治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可以说,经济效率会给城市发展带来直接影响,经济效率较高,所产生社会效率往往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对经济效率、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从宏观视角来看,产业集聚同经济效率的关系为相互影响,对产业集聚给经济效率所带来影响进行解析,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明确可用于集聚产业的科学路径,不仅可使城市拥有更理想的经济效率,还为持续发展等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支持。
  近几年,部分学者以行业特征为切入点对产业聚集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行业出现集聚,往往会给经济效率带来不同影响”的结论,但是,现有研究中涉及产业集聚、经济效率的内容,仍然以 MA 为切入点,而未做到详细划分产业类型,研究所的结论的有效性,因此而受到影响 [1]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从空间还是时间的角度来看,消费和生产均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导致服务业对市场拥有极大依赖性的原因,集聚效应出现无法避免,下文将以现有研究及所得出结论为依据,从 MA (即制造业集聚)、 SA(即服务业集聚)和 CoA (即共聚)等方面,分别对产业集聚所带来影响进行解析。
  二、实证研究
  (一)全国分析
  空间关联性的存在,导致 OLS 所估算参数往往与实际数据不同,而利用极大似然法估算参数,可使参数与实际偏差得到缩小。研究表明,无论是 MA 、 SA 还是 CoA ,均会给经济效率带来较为负面的影响,可以说,产业集聚是提高经济效率所面临主要障碍。
  (二)区域分析
  本文以区域为依据,将城市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者的数量比为76 : 113:104 ,结合极大似然法所给定参数,可得出以下结论: MA 所带来影响以抑制为主, SA 与 CoA 相似,所带来影响往往由城市现状决定,例如, SA会抑制西部与东部城市发展,却使中部城市拥有了对经济效率进行提升所需的基础。
  (三)空间关联
  要想使经济效率所拥有空间关联性,以更直观的方式得到展现,关键是对莫兰指数加以分析,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指数是否存在显著性。研究表明,国内大部分城市所对应经济效率,均有较为显著的莫兰指数,这也间接证明经济效率所拥有空间关联性相对明显,集聚效应出现难以避免,除此之外,空间关联性还呈现出了逐年提升的趋势,这表明空间集聚有马太效应存在 [2] 。综上,在给经济效率带来影响的因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空间集聚。
  三、结论分析
  (一)结论概述
  若以宏观视角为切入点,集聚或共聚产业为制造业,经济效率所受到抑制影响较为明显,集聚或共聚产业为服务业,则经济效率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若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集聚产业为制造业,受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西部、中部与东部城市,集聚产业为服务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西部与东部城市,中部城市则会获得发展的动力,共聚所带来影响,表现为:
  抑制东部城市发展,促进西部与中部城市前进。
  (二)发展策略
  地方政府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确保服务业、制造业可达到协同发展的要求,而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将服务业置于制造业之上,通过减少制造业所投入成本的方式,使服务业拥有前进所需动力”。另外,产业集聚还强调为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对制造企业的创新,地方政府应持鼓励和支持态度,这样做可将同质竞争的僵局打破,产业集聚给经济所带来影响,自然会以更直观的方式被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应放弃地方保护主义,调整管控要素市场的力度,通过对共同要素市场进行构建的方式,将劳动生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可使上述目标实现的策略,主要有:加大建设贸易市场和交通设施的力度,降低各区域对产品进行流通的成本;为人才流动提供支持,优化可为劳动力流动所表现出自由性提供保障的制度,确保社保服务所拥有价值的充分实现。
  若以所处区域为依据,可将城市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城市强调市场要素的转移,用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替代附加值较低的农业,通过对社保政策加以完善的方式,增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使东部产业拥有转移所需的人才基础。中部城市为中部崛起主体,政府部门的职责是对城市潜能进行挖掘,借助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心剂。东部城市所强调重点,即为发展产业结构,通过研发技术、打造品牌和完善体系的方式,加快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的前进速度,使劳动生产率拥有得到提高的先决条件。以广州、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可对发达国家对产业进行聚集和发展的理念进行借鉴,充分运用不同城市现有产业表现出的异质性,为群众就业提供保障,无论是对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还是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均会因此而得到显著提升,真正做到以大城市为核心,综合考虑产业、经济与交通,对产业进行布局,借先进理念和技术之“手”,为周边城市提供产业发展所需支持 [3] 。中小城市的发展重心,则应放在人员流通上,这是因为人员流通有助于信息共享与经济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会有所提升,即使级别不同,各城市也可运用现有渠道,达到对自身经济规模加以扩大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产业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同样对产业集聚有积极作用。
  目前,可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的策略,主要是将产业资源转移到周边区域,这样做能够起到缓解资源压力的效果,周边区域的就业率也会有所提高。若将产业转移到乡镇地区,政府部门还可综合考虑地方优势,对产业规模进行扩大,确保企业、城市均可获得更为可观的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为产业提供合作的机会与平台,使协同发展的设想成为现实,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为竞争力的提高夯实基础。当然,在大企业并购小企业方面,政府部门所持有态度也应以正面为主,例如,鼓励或支持,通过充分融合的方式,赋予大规模产业与小规模产业相似的优势及特点,这样做既有利于产业优势的提升,又可使产业结构得到相应优化,应尤为重视。
  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以产业融合、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对产业聚集、经济结构所对应关系加以分析,才能对产业集聚给经济效率所带来影响具有直观了解,基于此所制定城市发展策略,例如,对产业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通常可带来更符合预期的良好效果。希望上文所叙述内容能够给人启发,为日后类似研究的展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鹏 , 李军花 . 产业互动外部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创新力—— — 对我国七大城市群的一项实证比较 [J]. 产经评论 ,2020,11(02):17-33.
  [2] 王帅 , 吴传琦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基于 35 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12):125-130.
  [3] 方杏村 , 田淑英 , 王晓玲 . 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 基于 27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11):
  164-172.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