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白雪 姜云霞
【摘 要】月亮挂在天空,似乎不知人间悲欢离合, 或已经习惯了冷眼看那悲欢离合,它永远地挂在那,对人世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但他却使诗人们望月而思。苏轼作为深知历史的人,也总是面对着月亮思考着历史。
【关键词】苏轼词 月意象 深沉历史感
一、《洞仙歌》之“明月”
元丰五年初秋的一个晚上,虽然是秋天了,但暑热却未完全消退。苏轼和家人在南堂临水的横廊上闲坐乘凉,江风习习吹拂,带来荷叶的清香,他的脑海中不由闪现出几个句子: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轻轻吟诵一遍,才忽然想起,这不是七岁那年听那位九十岁的老朱尼姑讲故事时听来的么。据她说是五代的后蜀国主孟昶为他的宠妃
作文教学研究
2015 年第6 期
孟昶
二、《木兰花令》之“朗月”
同样是在一个月夜,但几乎已经是上首词十年之后的事了,苏轼泛舟颖水。正是金风送爽的仲秋时节,苏轼和弟弟曾来颍州看望过恩师欧阳修,他们同游西湖,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这一次到来,已经距离那次近四十年了。43 年前,欧阳修曾担任颍州知州,他酷爱这里的风土人情,当他告老归田时,便选择了颍州作为定居之地。小船缓缓飘荡,忽听远处传来悠扬婉转的歌声,侧耳细听,竟然是恩师欧阳公作的《木兰花令》。半个世纪过去,恍如闪电,转瞬即逝,如今老成凋谢,年轻人一代一代成长,在这清清的颖水河上,熟识欧阳公音容笑貌的,除了天上的明月,恐怕就只有我和弟弟这些白发门生了。他独自嗟叹不已,于是次韵作《木兰花令》一首: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词作以秋叶景物的冷落、清寒烘托内心的凄凉感受, 而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将怀念之情渲染得感人至深。诗人对于前辈的深情,犹如映在水中的明月,永恒而纯洁。
三、《永遇乐》之“霜月”
苏轼善于在普通的事件中思索人生。元丰元年十月, 苏轼在徐州任职。徐州,一个朗月当空的夜晚,酒阑人散之后,苏轼意犹未尽,独自倚在窗前看月,恍惚间来到一座小楼前,借着浓浓的月色,只见屋宇洁净,庭院寂寂,微风轻拂,花影披离。苏轼漫步其间,独自感受这清幽的美景。四周一片寂静,只偶尔有一两声细碎的滴答声,那是园中小池的鱼儿在游动,或是婷婷的荷叶上滑落的露珠……忽然,一个倩影在花丛中闪现,长裙飘曳,凌波微步,惊鸿一瞥之间悄然而逝,只有明月依旧,好风依旧。原来,却是南柯一梦。当时正是三更时分,那惊断他清梦的巡夜鼓声还在断续地传来,风摇梧桐, 叶落惊秋,回想倏然而逝的梦中美景,苏轼不禁黯然, 再也无法入睡,于是索性起来,在夜色苍茫中默默地徘徊。这似真似幻的梦境使他想起了许多许多:他想起燕子楼中的种种旧事,想起古今往来无数的悲欢恩怨,想起驱驱行役、荏苒光阴中为蝇头小利、蜗角虚名所驱使的芸芸众生……所有这一切旧欢新怨,亲历其中,无不真切,无不刻骨铭心。然而,终究经不住岁月长河的冲刷,终将归于虚无,不留一点痕迹。想到这里,一种天涯倦客、“人生如梦”的虚幻感涌上心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或许百年后,人们登上黄楼凭吊自己,就像自己在燕子楼前想起盼盼一样,感慨万千,浩然长叹!于是,一首《永遇乐》词脱口而出: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觅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 为余浩叹。
词的上片记梦,下片抒怀,人生如梦的感慨贯穿全篇,使梦境与现实相表里,使历史、现实与未来相沟通,把人生的空漠之感表现得极为深刻。“人生如梦”、“人生如寄”原是中国文人的常规感慨,前者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空间存在中对个体生命实在性的探寻,后者则反映了人们在时间流变中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沉思。
苏轼显然承袭了前人的思想,并因其自身心灵的敏锐和经历的丰富而使这些感受更为深刻。但是,他并不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是始终保持希望和追求,保持乐观旷达的情怀,肯定个体生命的珍贵和价值,并执着于生命价值的实现。这些前人的消极的思想,在苏轼这里得到了超越和升华。“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就是说人生之梦未醒,都是因为欢怨之情未断,如果能摒弃欢怨之情,便能超越如梦的人生,得到永恒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傅异星. 论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 J]. 云梦学刊. 2003(02)
[2] 严云受.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01)
[3] 王莹. 月亮意象: 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