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论文摘要: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合理化体系构建设想。
目前,关于信息素质的概念被广泛认可的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主席委员会》中提出的:具备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查找、评价和有效利用需要的信息。换言之,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学会了如何学习的人,他们懂得怎样找到、组织并利用信息。
信息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具备利用包括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其在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诸方面达到和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水准。
传统观点认为,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两项基本能力。但是,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素质越来越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相促进的。
一、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2009年3月,为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状况,笔者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每个学院,每个年级2个班,对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进行了“大学生信息素质”问卷调查。共抽样发出问卷1500份,回收1387份,回收率92.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普遍不强
对问卷中“什么是信息素质?”问题的回答结果足:84.9的学生对信息素质的概念感到陌生,只有15.1的学生了解一些。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信息意识,对信息素质的知识认识很少,无意识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更不会主动参加各种提高信息素质的学习培训活动。
(二)信息能力弱
对问卷中“使用数据库检索信息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问题的回答表明:很多学生,虽然有信息需求,但苦于信息能力不足,不能驾驭信息语言,缺乏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束手无策,不能“广、准、新、全、精、快”地查找有价值的信息。在使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遇到的困难中不知道检索方法和途径,不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表现最为突出(见表1)。
(三)信息道德水平不高
对问卷中“哪些行为属信息犯罪或信息不道德行为?”的回答表明:有89.7%的学生仅仅看到“计算机犯罪”是违法的,只有22.3%的学生知道“知识产权侵犯和个人隐私侵犯”同属违法或不道德行为范畴。更遗憾的是,74.8%学生明知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光盘和盗版书籍应该坚决予以打击,拒绝购买,但事实上只要内容适合,价格又便宜还是会买。信息道德关系到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国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急需提高。再者,有的学生不了解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使得网络诈骗、网络游戏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情况频频出现。
二、构建农业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设想
受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小学及初高中阶段接受信息素质教育的机会极少,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较为落后的农村,获得信息素质教育的机会就更少了。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体系是阻碍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首要因素。所以,构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更合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内容:(1)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价值观念;(2)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3)培养学生主动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范围和价值的能力;(4)培养学生建构和完善科学的信息策略,从而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批评性地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准确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6)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等。
(二)明确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部分。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或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时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多种形式;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等;信息道德教育要求大学生防止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不制作、不传播、不使用不良信息,不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
(三)构建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1.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模式在高校开展:第一种模式是在线信息教育平台模块化模式。在线信息教育平台包含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开始的简单测试,到详细的知识普及,再到信息评价标准的提供,可以使学生在一个平台中接受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达到提高信息素质的目的;第二种模式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教学系统。此系统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的“教”与“学”两个环节,每个课程都具有独立的学习区、交流区、考试区、管理区;第三种模式是在线信息法律和道德教育。信息法律和道德教育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2]。这些教育可以使用户了解知识产权,认识到利用信息时所涉及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而更加合理地、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具体方式如:图书馆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或在图书馆的在线教育平台上设置专门的模块对信息法律和道德进行介绍;第四是提供图书馆虚拟导游教育模式。此模式是一种通过网络虚拟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分布结构、服务项目、馆藏资源、读者规章制度等内容的教育模式,具体形式如层层递进的网页链接形式、flash动画导游形式和音频视频模式。
2.改革文献检索课模式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列出249个专业,对其中的218个专业都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这说明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是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很多农业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效并不理想,较之网络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以往陈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师队伍的发展速度已明显落后。因此,对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改变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目前,许多农业院校均开设文献检索课,但大多数院校将其置于边缘地位定为选修课,正式把它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开设的高校为数不多。在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将文献检索课确立为必修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农业院校应该改革文献检索课教育体制,将其纳入学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使其成为学校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或在原来选修课的基础上扩大培训范围和受训人数,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接受教育。
(2)更新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侧重于纸质文献知识和手工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载体和类型、信息服务的方式、技术支撑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而必须更新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第一,精简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侧重计算机检索技能的培训。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第三,增加信息资源分析与利用方面的内容。第四,增加网络安全及信息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3)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方式呆板、单一,多为“演讲式”或“填鸭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1)文献检索课教学应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现网络教学。(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新模式。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直观演示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的目的。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手段加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可用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文献检索课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文献检索课教学创造了无限机遇,文献检索课应依据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更新。
3.结合所学专业采用针对性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部分农业类高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农为主、多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较多,据此,深入院系分专业、分年级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专题讲座,可使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为显著。讲座内容除图书馆利用、文献检索方法与技巧、图书馆各类数据库的使用外,应针对各学科专业特点,着重介绍学科信息来源、检索工具、学科信息质量的识别、信息组织与开发利用等知识。
此外,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还可以采取其它的模式,如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邀请专家学者举行报告会,讲述信息素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