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454次
时间:2018年8月23日 09:45
1 概念CL(Composite-Light)保温体系是由钢筋焊接网架夹芯保温板两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一种具有保温、隔声等优点的新型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图1)。
复合自保温砌块主要采用水泥、砂、石、粉煤灰、陶粒、炉渣等工业废料为原料,以新型工艺配方将无机材料与有机保温板进行组合压缩而形成的成新型保温砌块。是由空心结构的主体砌块、保温层、保护层及连接主体砌块与保温层并贯通保温层的“连柱销接”组成(柱销中放置有加强钢丝图2)。
图1图22 对比2.1 共同优点以往的建筑节能往往是给建筑“穿棉衣”,而这两种体系均采用的是保温板内含的方式不仅使墙体本身热工性能达到建筑设计技能标准要求,而且解决了建筑围护结构使用年限长达50 年或更久的问题。“棉衣”的使用年限仅仅只有25 年或更短。
不仅如此,由于两种新型外墙结构特性均将保温材料密封在混凝土或砌块内,使其保温层耐久性好,耐火极限高,建筑保温与结构同寿命。满足了公安部“公消【2011】65 号”文中关于外保温材料防火的要求。
2.2 相比优缺点以郑州某2.4 万平方米(以下称A 项目)和3.9 万平方米(以下称B 项目)框架结构办公楼为例,A 项目设计为CL 保温体系,B 项目经设计变更为自保温砌块。经工程实例论述在框架结构中自保温砌块相比CL 保温体系存在如下优势。
施工难易程度CL 保温体系墙体施工的难点有以下几点:(1)该工艺对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要求较高,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较高。(2)
对外立面墙体平整度及垂直度要求极高。(3)成本及资金压力较大。(4)施工工艺较复杂。(5)主体施工工期较长。
自保温砌块的砌筑的方式与传统蒸压砌块砌筑方式基本相同,操作简便普通瓦工便可进行施工。
施工进度比较施工进度对于建设方及施工方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CL 保温体系在施工时需要随主体结构一起施工,即:首先,在下一层梁板施工时需要在梁内预埋钢筋网架,浇筑梁混凝土,当下层梁强度达到30%~40% 时再进行本层CL 保温体系钢筋网架及保温板安装,安装完毕后进行封模浇筑混凝土。换而言之,一层主体和CL 保温体系的施工需要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加工、安装至少两次。
自保温砌块的施工与传统蒸压砌块的施工无异,主体施工时可以不必考虑二次结构施工,当施工至一定楼层后二次砌体进行穿插作业,这样便节省了工期。以A、B 两项目单层约面积计算工期如下表:表1 CL 体系与自保温砌块单层施工工期对比表项目主体结构自保温砌块CL 体系工期合计备注天10 天20 天不可穿插施工天3 天13 天可穿插施工施工质量对比CL 保温体系施工时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其骨料小(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水灰比大,外加剂较多,早期收缩大,极容易造成墙面开裂的质量问题。不仅如此外侧仅有50mm 厚混凝土,在振捣时,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往往振捣入不到位,浇筑时容易造成大面积蜂窝、狗洞等质量问题,导致装饰装修阶段难易处理。
自保温砌块由于其厂家直接生产,块材尺寸规整,棱角方正,砌筑与普通砌块施工基本相同,仅在与框架梁相交处,采用4mm 厚角钢制作而成的钢卡使墙体与框架梁相连,解决了砌斜砖的产生墙体顶层无保温的情况。
上述情况完全在两个项目实际施工时得到了印证:自保温砌块不仅施工难度小,而且成活效果好,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肯定。
成本在成本分析论证时,B 项目原设计为CL 保温体系后变更为自保温砌块,所以以B 项目同层同位置外墙变更前后的价格为例,具体如下:200mm 厚CL 保温体系填充墙综合单价950.565 元/m3 包含(①混凝土强度等级C30。②墙高3.6m。③运距:自行考虑。
④模板及支架制作、安装、拆除、堆放、清理。⑤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
厚复合自保温砌块综合单价782.21 元/m3(厚复合自保温砌块615 元/m3。②墙高3.6m。③运输费用120元/m3。④模板及支架安装制作、安装、拆除、堆放、清理。
⑤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
经比较综合单价复合自保温砌块节约168.355 元/m3。
3 综述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在框架结构中施工技术难易程度、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复合自保温砌块不仅达到了设计的节能要求,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的目的。
目前上述两种新技术多应用于京津冀鲁等地区,西北地区应用尚较贫乏。并且诸如施工工艺、参照规范、现场试验,检验批等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传统的施工方法始终会被新技术新材料所代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物“穿棉衣”的时代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1] 雍玉鲤.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研究[J].混凝土[2] 汝明.在工程建设中新型复合自保温砌块墙体施工技术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3] 高华庆.外墙保温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4] 崔晓轲.CL建筑体系的性能探讨[J].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5] 刘亚丽.论CL建筑体系的有点与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6] 刘丹.CL建筑体系综合效益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作者简介:山子凯,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