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浏览209次 时间:2018年12月17日 16:15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对于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核心观念也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历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以史为鉴,吸收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产生爱国思想和情感,发展成为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于初中历史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实际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这也成为了新时期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大力创新教学的同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其中,将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作用充分发挥,为处在特殊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指出一条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最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家国情怀即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其对初中历史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2]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历史事件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教学的核心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初中历史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真实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借助这些内容,可以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教会他们辩证的看点历史事件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积极的熏陶。示例:
“五四运动”。这一历史事件集中反映了 20 世纪前期,中国各阶级、阶层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主”“平等”与“公正”
的渴求。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通过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五四运动”浮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通过出示“五四运动”的口号(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分析其含义,让学生直接感受当时青年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通过文本阅读,如教材或相关文献资料(如摘录《五四运动回忆录》等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制作“五四运动”进展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整个过程。通过学习其结果必然指向“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爱国、民主、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二)利用专题课程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奋发图强,为国争光的意识,同时还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此外,历史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在该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以开展专题教育课程,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活动课除外)都是这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科学荟萃,为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可以定期搞一些收集“中华之最”的专题活动,让学生查阅课本或闲暇时收集有关史料,上课时让学生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或者自己知道的“中华之最”,如“……是我国最早的……”“……是我国最完整的……”“……是我国最……的……”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眼里闪动的是激动与骄傲。通过了解这些人物、事件,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爱国情操在无形中得到升华与提高[3]。同时,通过分析各个历史人物的成功经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结合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事迹进行诚信、友善教育 “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名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历史教材中在展现了真实史料的同时,也赞颂了一些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伟大贡献,具备优良品质的历史人物。借助这些人物和事件,能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友善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德。《历史》
中的《百家争鸣》中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孟子主张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墨子的“兼爱”主张。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与人为友,心从善念,积极开展优秀生结对帮扶后进生、“友善在我身边”等活动,努力建设友善的班集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历史事实和故事,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李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学科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1):39-44. 
[2]乔筱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8):54. [3]潘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5,(02):9.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