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更美丽

浏览151次 时间:2018年12月17日 16:16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发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走进数学,快乐的学习,才会让数学课堂更美丽。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快乐学习 
学生喜欢做游戏,这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字 5 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 名学生围着 4 把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 比 5 少 1,5 比 4 多 1”,既复习了上节有关“4”
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在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我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
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而且更使学生产生竞争感,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我在教学“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小组接力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苹果图片的学生,认真计算填写一道式子,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摘苹果接力赛,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
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计算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走进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体验、操作、思考,从而理解数学的价值,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拍球比赛。结果,甲组拍球的总数超过了乙组, 甲组学生高兴地欢呼起来。此时,教师把自己的拍球数记入乙组中,乙组的总数增多了。
甲组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教师问:“怎样才能公平呢?”
甲组学生说:“甲组也增加一人。”教师又问:“如果不允许加人或减人呢?”矛盾激化了,在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又如:在“交换律”引入新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然后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进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吗?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我利用“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生活现象,引出“交换律”学习,给学生创设创新与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再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的例子,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举出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无穷无尽,有的学生举出每星期七天周而复始 ……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的现象呢?学生通过试算“7÷3,142÷22”,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 
三、创设故事情境,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复习——新授——练习——总结”
各教学环节的过渡设计 
师:小朋友,这是谁?(出示卡通形象旺仔的图片) 生:是旺仔。 
师:喜欢它吗? 
生:喜欢! 
生:我爱喝它的牛奶。 
师:今天旺仔要去海边拍广告,你们想去参观吗? 生:(迫不及待)想! 
师:别急,得先完成旺仔出的过关题。(出示复习题)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 一节将学生喜欢的旺仔形象来穿插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计算课在童趣化的故事情境中结束了。 
又如:我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一)”时,就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天,小象过生日,她邀请了几位好朋友到她家玩。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 3 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象。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象,小象,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象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兔子也来了,送给小象一束鲜花和 20 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 8 个桃给她。小花猫也来了,她送给小象一个漂亮的花环。小猪最后一个到,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 3 个苹果,小象可不高兴了。大家算算看,小象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剩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得出结果:20+8=28,20-3=17 教后,我又鼓励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孩子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一起搭积木,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又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02 页思考题时,我让同学们按值日生分组,每组按高矮排一队,挨个儿说说自己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这一队共有几个人?并记录在本组的统计表中。说完把表填好后,分析分析表中每位同学说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同学们利用充足的时间讨论、分析之后,让他们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随机抽取六名同学上讲台排一队,提问:“王婧晔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通过回答,板书 3、4。再提问:“谁来列式算一算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回答:3+1+4=8、3+4+1=8……很显然,他们都知道了要求一共多少人,还得加“1”,“1”就是王婧晔。接着再做几个类似的习题,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情境,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掌握好知识。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美丽。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