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如何把有效教学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中

浏览176次 时间:2013年8月06日 15:14

  

(晋江市第一中学,福建  泉州  362200

 

  要:以前,语文课堂上,如果是学习文言文单元,要是教师提问,要么问而不答,死气沉沉,要么答非所问,南辕北辙,都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进度,更影响了课堂效率。一篇课文在应有的课时中不能完成,有时在教学环节中总结部分不能完善,甚至没有;有时节奏把握不够紧凑,时间控制无度,真是郁闷!那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又提高时效呢?我认为,课堂上有的放矢,民主质疑,巧妙设疑,融文本特点和学生兴趣于一体,融学生个性和创新教学于一体,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把问题法教学在语文文言文课教学中有效的灵活、合理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文言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合理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这是问题的来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的前提,为课堂问题教学作好准备。问题教学法则要求学生做教材的主人,使学生能生动地学习、创造性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明确主次关系,具有层次感。一篇课文,从题目读起,分析标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文本,学会自学。在每课内容授课前,我们都安排一定时间预习,从整篇课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重点、难点,了解学习的任务、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这样教材内容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思路。只有这样,课堂中师生质疑、分析、解疑过程,使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和知识结构生成多向的学习体验。

二、巧妙设置情景,精准质疑,积极民主地放开手脚,大胆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文时,课堂上,在学生熟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大胆让学生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概括差不多之后,可以让学生从文本整体角度来提问,学生讨论,师生互动。我引导学生,问:“从事件中,你认为邹忌、齐威王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石击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反应异常踊跃,出忽意料,而且稍加点拨,就分析得有血有肉。于是,我又问:“一个是比美,一个是治国,二者有何关系?”……又问:“那么本文讽谏的艺术特色或者说话的艺术表现在哪里?”……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讨论与回答更是激烈。在问题的质疑和分析中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疑问。因此,老师提出问题的巧妙程度决定学生思考的深度。

由此看来,课堂上放开手脚,在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中,学生才会提出问题,在问题的碰撞之中产生创新来。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增强问题意识,克服思维障碍,运用心理学理论,把提问升华为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向学生渗透一种新思维观念,强化学生提问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

三、设置深度问题,领悟思想精华

学习文言诗词,除了文言字词的掌握,更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深入学习、思考文言文中的人物精神、思想精髓。例如:

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们对齐王这个人物的言行进行探讨:正是因为齐王善于接受邹忌的进谏,又广泛听取了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才有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齐王也成为一个名君。仅仅学到这里还不够,应进一步思考,深度质疑,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方能积思广益,创造出缤纷灿烂的辉煌。然后再收集整理: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善于纳谏,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李世民也成为一代名君;鲁庄公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接受曹刿意见,终于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齐国,等等。从而,我们也明白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不仅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作文写作更是有好处。

因此,语文的学习绝不仅仅在于交给我们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操和做人,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而这些源于课堂中深度质问。

四、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变传统的教学为创新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采取问题教学法,多向交流,合作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以启发,可以引导,但引导并不是把学生直接引到预先设好的教案中来,引导是为了启发师生生成新的感悟和体验。

在教学中,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抓住突破口是关键。我对《细柳营》教学之后,更深切体会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疏通文意之后,以“既出军,群臣皆惊。”为突破口,有学生提问:“为什么‘群臣皆惊’?”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就犹如平静的湖水泛起层层涟漪。其中有一个学生大声而快速地回答:“为周亚夫胆大而惊。”此时不少学生也随声附和并问“他有几个胆”。

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点问:“周亚夫胆大,有几个胆呀,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一下子学生情绪高涨,立即活跃了起来。但要圆满回答却又有困难,于是安静片刻又热闹了起来。此时,老师的激励与引导显得重要了。

稍稍点拨之后,又问:“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胆大,有几个胆?”

……激烈的讨论,学生也非常兴奋,老师也乐在其中。接着,又问:“那么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又问:“文帝又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意犹未尽。

可见,文本特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找到恰当的切入口,是师生探讨的起点,更是激发学生创新的起点。

总之,通过问题法来推进有效教学,达到师生教学互动,融个性化教学于文言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发现了学生的的不足,也看到了学生明天不可限量的潜能和美好的前程。我们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学生都能在文言文中进行有效学习。

TAG: 教学 如何 文言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