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谈语文课堂中生成性阅读实践的引领

浏览91次 时间:2018年12月18日 14:38
“生成”作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强音,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特性,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创造性。究竟什么是生成?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学习过程即生成的过程。王尚文先生认为:“‘生成’强调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这些都说明了生成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结合诸多观点和认识,我们会发现,语文教学中的生成应该具备目标指向性、过程性和多元性三个基本特征。 
语文课堂最应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关注课堂生成的教学,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对学生感悟、体验的珍视和对学生智慧的保护,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面我就自己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并结合教育同仁们的诸多经验,谈谈我对语文课堂中引领生成性阅读实践的体会。
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走向“学习的引领者”。当前,从实际操作层面来分析,语文教学除了教材的变更,在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延续了一贯的教学法,忽视对象的改变,套用原先教学的方法,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生成和提高。 
基于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认识,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引领之间的关系,真正将学生从被动的获取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寻求能力提升,从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灵动的智慧,探索一条适合语文教学之路,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前提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创建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和谐课堂。教师和学生要以诚相待、以爱相处,让课堂上没有呵斥声,只有鼓舞、激励和指导。这样的课堂才能为生成性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才有生成性教学的的发生。那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认为改变教师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这是动态生成教学的基础。 
我们来看两个示例: 
例 1:一堂传统的语文课的教学:教师先导入,接着介绍时代背景;组织学生通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结文章主旨,分析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破解标题的含义;对文章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最后布置作业,课外要求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习写作方法。 
手段:运用多媒体,出示背景,列出相关的图例,有关问题的“标准答案”,辅佐学生理解。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例 2:一次成都七中银杏校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研究课活动 
片断一: 
师:如果当你处在半山腰上,上下不得,你的父亲会怎样做呢? 
生 1:他会让我小心点儿自己下来。 
生 2:他会爬上半山腰接我下来。 
生 3:他会呵斥我:“谁让你爬那么高的?” 
…… 
[评:让学生走进文本,看看文中的父亲与自己父亲的做法有何不同,从而体会对待孩子不能一味地指责和呵护,而是要教给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方法。] 
片断二: 
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生:讲了小伙伴要团结。 
生:赞扬了父亲的伟大。 
生:表现了“我”的勇敢。 
…… 
师:同学们对主旨的归纳不尽相同,在文中都有迹可寻,都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篇课文学到了文章的主旨可从多角度思考。 
课例 1: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法来判断,这应当是一堂符合教学流程,能取得一定效益的课。但是从优化语文教学,使之更加契合学生实际这一角度来分析,这一堂课显然有着一定的弊端。 
首先,教师对课堂中的现象进行了提前的假设,将一些潜在问题的答案用多媒介的形式进行了固定,有意或无意识的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发挥的空间。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其思维同样围绕教师课前预设内容来展开,对于学生生成性语文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障碍。 再次,这一堂课课堂教学最后的成果就是让学生走进了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范畴,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特性。
课例 2:教师的问题设置给学生留够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顺应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之外更得益于教师在课堂内出色的引领,正是有了出色的引领,才成就了这样经典的课堂。 
结论:对上述课例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现有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深刻反思。如何创造一种更加适合中学生、更能体现教学成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努力探究。 
三、教师丰富的学识是动态生成性教学的保证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形势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打开手机就可扫出答案,依靠“度娘”即可神游天下,教师知识的权威面临严重的挑战。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外国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光亮,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教师具有扎实而渊博的学识是动态生成教学的保证。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学识,才能为学生纷繁不一的问题解惑,才能引领动态生成教学的课堂。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恰当处理好教师的引领是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性阅读实践必须要迈进的重要一步。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有了学习热情,才会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去体验、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与作家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