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文史类论文 >> 古代文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朱光潜的艺术美学思想中的辩证统一

浏览153次 时间:2021年2月24日 15:36
  朱光潜艺术美学思想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属于近代唯物主义的概念,指的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是一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通俗来讲,也就是对事物的本体进行机械性,永恒性不变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朱光潜先生作为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在给何新先生的一封信中曾表示人类思维很早就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论证方法和渠道,也对此有过诸多研究,甚至在有逻辑思想之前在有文字语言之前,人们已有矛盾对立的看法,我国的阴阳说可以为证。
  “形而上学”原义确为“在物理学之后”,指总括万事万物的哲学,“玄学”或“思哲学”,本无贬义,至于把它与给个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混同起来,乃是后来又对其进行了考量与把握。而到了后来将其应用化,通俗化,在本人看来是非常可取的行为。言至于此,想到冬至在路上光秃秃的树枝间寻找着绿色的芽叶,却发现很困难,而在春天数目在春风中变绿,但现在走到树下却很难找到青芽。而形而上学在本人看来就像春意,只能远观,无法近看,而晴之类的人间小物,则像是青芽,看到却无法捕捉,正是因为将事物的发展过于永恒化无法将身体低到事物发展的“尘埃”里去,不肯把眼神放在这些光秃秃难看的树皮间,所以才有了固化的思想。永恒尤 阳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179)摘 要:美学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美学是一种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艺术是一种对象。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该论文旨在通过朱光潜对艺术美学的构架思维来对其辩证统一思想进行论述。
  关键词:美学;形而上学;形而下学
  的前提是存在,存在的前提的自我,这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二者之间的对立区别。而形而上学作为朱光潜先生研究亚里士多德整个构架体系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思维,将柏拉图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亚里士多德标志着希腊思想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其关键在于他放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一大部分的思维,即将理念作为脱离了社会功能的一个虚拟、抽象的名词。
  亚里士多德对客观存在的世界进行了科学公正的分析,认识到了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他先把艺术和“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区分开来。从中再找出它们的特点进行创新,再将模仿的艺术的“对象”作为“度量尺”来区别诗和其他艺术以及诗本身的特点还有相互的对立统一差异性。在研究朱光潜先生以及他所研究的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本人偏向于通过具体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具体事例的微观收缩来进行宏观思维的再深入、再建设。
  有一个小故事非常的有趣:以前一个寺庙门口的一只石狮子被洪水冲进了河里,过了很久很久,人们想把他打捞上来,于是有的人在掉石狮子的地方搜寻,有的人在河流的下游搜寻,结果都没有任何发现。这时候,寺庙的长老说:石狮子应该在河流的上游。人们开始不相信,结果搜寻以后果然在河流的上游发现了那只石狮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按照直觉、常规经验来办事情,不能用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像古代的刻舟求剑也是这个道理。在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一书中有一句话让本人受益匪浅“美学理论既然是文艺实践的总结和指导,对于某一时代文艺的理解就比有助于对该时代美学思想的理解,反过来说也是如此”。从中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思想也是如此。美学必须结合当代的文艺作品来研究,比如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就不一定适用于现代的文艺作品,而在其中,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认知。
  如同开头所说,美学历来是哲学的一个附属部门。美学就是哲学,因为其作为认识论来看待需要结合当代文艺作品来进行思辨,不理解一个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就很难理解其哲学体系。而在本人看来,进行美学思想的思辨也需要考虑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在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他偏重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即文艺的目的是什么?快感、教益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是片面强调教益而要虐杀快感的,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最早提出快感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感所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而且就《诗学》一书来说,有很大可能亚里士多德就是认为文艺目的就是产生快感的。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美学的论断在于其产生审美和快感的效果而不会直接去考虑其存在的伦理取向或价值观。而亚里士多德从社会观点看文艺,往往不免流露一些他的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最根本的还是亚里士多德对审美意识形态所持有的观点完全就是静态的观点,即在平静中去享受它自身所产生的乐趣。他是第一个将美学理论与伦理理论相分开的人。在我们现在所提到艺术就会联想“美感”“审美”,而其实这种词汇在希腊文根本就不存在,“审美”(Aesthetic)这个词源于希腊文(Aesthetikos),但其实根本意思或者说想表达的思想其实是“感觉”(feel)。也就是想表达是对一个事物有什么样的认识,而翻译过来后才会出现美感,因为其带来的感官感受让人身心愉悦从而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快感。所以形而上学本身其实就将美感永恒化,是亘古不变的人类对于事物发展的一种看法,古希腊的悲喜剧也好,中国近代的黑奴吁天录也好,包括现代的先锋派美学也好,都是符合当下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审美感官来进行的,这也是朱光潜先生艺术思想美学的思想流派,也是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朱光潜艺术美学思想的形而下学
  形而下学,是属于对可证明的客观主题进行的研究分析,是一种具体地、客观地、运动地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其实形而下学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辩证地去看待问题,简单来说,其实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哲学,比如人的灵魂,美感,而形而下学则是研究人的物质生活,比如电子,汽车诸如此类。形而下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最低层,最末端,是原理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是一种技术知识、应用科学;在逻辑方法上是“多元主义”,反对“一致性原则”,主张“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讲主义,“怎么都行”;在学科内容上铭刻着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客观的,精确的,实证的和实用的,科学是人类理性的极致和骄傲,科学是最高理性,“科学之外无知识”;在学科功能上是实用主义,学以致用,“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就是工具”。形而下学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功利性。也就是说在形而下学的思想状态中,是以对社会最大价值化为主题思想的,而在朱光潜先生的艺术美学体系中,其实形而下学是不做过多阐述的,就如同前文所说,形而上学通俗来讲研究的是哲学范畴,而形而下学则研究的是实用范围。
  不过在本人看来,美学固然是哲学的分支,而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是需要辩证统一的,世间万物都是改变的,上古世纪的冰川可能现在变成了平原,而在曾经人类也未曾想过会遨游天际乃至到宇宙星空去游历,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就如同赫拉克利特所说“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样,形而下学揭示了物质在客观世界的变化性。
  可能许多做学问,尤其是研究哲学或者美学并不看好形而下学,因为觉得形而下学过于物质化过于功利化,但在本人看来有两点可以进行论述1.由哲学思想“存在即合理”,世间万物无论你喜欢或讨厌,只要他在那,就是合理。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如同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也是出身于雅典的贵族阶级,因为大部分哲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先需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才会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该怎么样去享受精神世界的欢愉与快感呢?其实在本人看来不管事物发展是如何,也不管是否能在下一刻会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只要在这一刻珍惜过,拥有过其实就足够。而所有事物的客观发展变化规律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享受着这一刻的欢愉,珍惜拥有过。在朱光潜先生的艺术美学思想中,着重于形而上学,或偏重于各个时期流派的美学思潮史,而本人想通过借鉴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之后通过自己对形而上学以及形而下学的分析解剖来真正将形而上学以及形而下学辩证统一。
  形而上学以及形而下学的辩证统一
  形而上学美学,也就如前文所说,是用片面的的观点、方法去阐述美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发生、发展、性质的美学观念、思潮。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艺术美学思维体系。即认为美以及审美这种意识是属于亘古不变一直存在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大小的变化,但是本质却一直都不变。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于内因,而是外力的作用;事物如果有联系也只是外部的联系,而没有内部的、本质的联系,表现为机械论、循环论、外因论、庸俗进化论、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形式主义、折中主义等.形而上学美学思想同唯心主义美学、机械唯物主义美学,二元论美学等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而其中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美学观念来说,认为客观物质就是超现实超感官的,属于冥冥之中的东西不可见不可触,属于精神层面,而形而下学则是指对现实物质世界,也就是对我们感官能存在的东西进行区分。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的形式属于对立统一的,其实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美学世界就是由形上与形下共同构成的,最基本的就是形而上学是形而下学的根本和依托,而形而下学是形而上学的衍生与显化,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赫拉克利特亦或是康德,无论是经历了什么时期到最后还是离开不了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其实美学的本质已经讨论了两千多年,到底是美在主观亦或是客观又或者二者皆有呢?就本人意见见解来说,形而下与形而上是需要辩证统一的,小到研究艺术美学,大到研究世界本源其实追根溯底还是需要二者相结合的。近现代美学的思路与前期研究美学思路截然不同,一方面以非理性主义来取代理性主义,另方面又用“形而下"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来代替“形而上”的思辨哲学。李斯托威尔在评价费希纳的实验美学时就曾指出:“这是种“从下而上'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的哲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张法教授.中国美学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德)托尼奥·赫尔舍著.古希腊艺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王纪人.形而上,形而下,这是一个问题[ J]文学理论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