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对比明治维新论中国戊戌变法   

浏览136次 时间:2022年6月24日 08:55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事件,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发生在 19 世纪中后期两国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但明治维新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原因不由让我们深思。本文从中日变法的政治力量、文化内涵及当时的世界大环境入手,通过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来探求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中日改革;文化差异;政治力量
  19 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开始染指中日两国领土,开始了在东亚地区的殖民掠夺。与此同时,中日两国也在屈辱中开启了与近代世界的接轨。日本最先通过明治维新逐渐摆脱列强,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几十年后,中国也开始了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两国变法无论背景还是主张都及其相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本文就两国的变法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两国变法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政治改革的成败因素应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否掌握了实际权力。只有在改革方拥有掌控军政要权的前提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我们要先来分析当时中日资产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封建势力的强弱。
  当时日本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发展成长为一股不容小觑的经济政治重要团体。而反观与其作对的封建势力则日渐式微:不仅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众多下级贫苦武士也因为日益困顿的生活,而对上层充满不满;日本的新兴地主们虽然掌握了大量土地,却不被禁止土地买卖的幕府承认。因此,日本的封建阶级内部就存在了分离的趋势。此外,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已经发生过民间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事情,这些举动都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而在明治天皇政府成立后 , 又逐渐完善政权的建设 , 设立的新政府的成员都由锐意改革的人士担任,因此日本的变法人士们不仅是对变法具有极大的热情,更是拥有着实际的权力。
  而在中国 , 地主土地所有制对商品经济具有很大的适应能力 , 一是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各级政府官僚往往利用手中的政治特权 , 广置田产 , 成为大地主 , 其经济利益同封建土地制度紧密相连。因此 , 他们始终是中国封建统治最可靠的支柱。二是中国的统治者都实行“重本抑末”政策 , 除去宋代一样的朝代,中国的中央政府都严格限制着商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商富贾为寻求经济上的稳定 , 向土地大量投资 , 从而转化为新兴地主。这些新兴地主不像日本的新兴地主那样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反而加强了地主阶级力量。可见 , 在中国戊戌变法前 , 由于土地制度对商品经济的适应性 , 很难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一支离心力量。
  我们不能只看到了中国维新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 , 也要关注中国的维新派没有学习日本暴力夺权这一个致命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始终没有真正取得政权。但真正让人心灰意冷的是当时中国的各级官吏们几乎都在反对维新——我们也该看到,他们也许并非守旧,只是更愿意相信手握实权已久的慈禧,而非维新派所依托的毫无政治手段,也没有军权的年轻皇帝光绪。
  想到这里,又不禁发问——是什么造成了中日这样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学派,但是它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变得迂腐陈旧,慢慢成为逃离现实、脱离实际、盲目崇古好古、不敢胜过古人等等的“吃人学说”。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观念也影响无数中国人。这对维新改革是十分不利的。《海国图志》是魏源呕心沥血所作。出版之初至十余年,在中国都无人问津。但在这本书传到日本后,被西乡隆盛、乔木左内都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并且邀请同仁们共同商讨研究。
  日本历来提倡武士精神,讲究崇实而不空谈,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虽然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犯中国的错误。
  两国维新运动的成败,也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当时列强的瓜分斗争尚未演变到激烈程度,西方列强为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无暇关注日本;东亚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又牵制了列强的注意力,这都让日本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国际环境。等列强回过头来才发现,日本已经成长到它们不容忽视的地步,可以说,日本的发展对列强而言是“先斩后奏”,是它们不得不接受的。
  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的时候已经到了 90 年代,彼时的列强已经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性前所未有之强。更何况,中国一旦强大起来,世界格局又要重新划分,所以列强不愿意也不可能再让中国强大起来。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迈进了国富兵强的资本主义行列 , 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但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遗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 , 这也为日本以后的社会发展埋下隐患,若干年后,日本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当初自强救国的初心荡然无存,当初的受害者变为了迫害者,屠龙者最终变成了恶龙。
  而中国在不断发展强化的封建专制的束缚下 , 面临着强大顽固的各种阻力与更险恶的国际环境,维新人士只能逆时代潮流而上。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结尾,却是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关键一步,是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关键一步。其中改革者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迎难而上的信念与决心。
  参考文献:
  [1] 本 尼 迪 克 特 .《 菊 与 刀》[M]. 北 京 : 外 语 教 学 与 研究 ,2010.132-134.
  [2]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6-87.
  [3] 龚书铎 .《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10-211.
  [4] 史媛媛 . 梁启超与中国社会舆论的近代转型 [J]. 郑州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4(1):113-118.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