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析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浏览203次 时间:2014年4月29日 15:43

徐 谦

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局 518000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已成为现代建筑结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对其质量控制的措施,望能为予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7 文献标识码:A引言: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高度与规模逐渐扩大,对于房屋建筑主要的构成材料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十分普遍。在具体实施时,需加强和提高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最有力的保障。

一、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1、模板安装施工技术

1.1 顶板模板安装

顶板底模一般要求采用1830×915×18 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为50×100mm 的单根枋作内楞,间距600mm。用Φ48×3.5 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整体脚手架还需与平台作加固连接。

1.2 柱模板安装

柱模板采用木夹板厚18mm, 在模板制作时采用80×100mm 方木作骨肋。柱模的加固方式采用抱箍围柃,螺丝连接牢固,沿柱高度500mm 一道,柱四周采用槽钢斜撑方法。

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使用前必须按规定取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只有达标才能使用。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钢筋时,要按相关规定控制好偏差,如果是钢筋加工场制作的,则应编写好配料单,并检验半成品的质量。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控制不大于50%,如果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可以略微超过。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3、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的运输

砼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其均匀性,避免产生严重的离析现象,否则浇注后容易形成蜂窝或麻面,至少也增加了捣实的难度。运输时间控制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内捣实完毕,砼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注完毕的最佳时间为≤ С30 砼,而且气温低于25℃时,延续时间为120 分钟;> С30 砼而且气温高于25℃时,延续时间为90 分钟。虽然商砼在晃动的运输过程中对其进行搅拌,保证所运送的砼不离析,但是运输的时间不能过长,到达施工现场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浇注入模,但由于运输的距离问题,目前满足砼凝结时间的要求很难做到。而干料注水搅拌法使砼搅拌车在驶向施工现场途中,适当的时候或到达工地后再浇水搅拌,就不受砼的凝结时间的限制,这种方式在沿海发达城市已普遍采用。

3.2 混凝土搅拌技术

现浇混凝土的搅拌应制定严格、合理的搅拌制度,并依据环境、气候、运输路途、运输时间等情况,及时调整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对于进场混凝土由检验人员进行逐车检验,并严格取样检测,禁止不达标混凝土的使用。

3.3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检查钢筋连接和模板安装的质量,以保证其符合浇筑混凝土的条件,并确定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法。现浇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流程:采用自然流淌、水平分层的浇筑方法,通过斜向分段、持续推移等一次浇筑到顶,浇筑时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重新加水。浇筑时要把握好混凝土分层的厚度,控制好上下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为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必须不间断进行,当必须要间断时,也必须在前层混凝土终凝前完成本层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确保混凝土整体均匀密实,新旧混凝土做到有效衔接,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混凝土浇筑方向如图1 所示。

1

(注:1- 柱;2- 主梁;3- 次梁;4- 板)

3.4 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是在浇筑完成并终凝后进行的,只有及时地养护,才能够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强度的增长。在养护期间,要让混凝土保持湿润,并保证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是采用表面洒水和覆盖草帘、土、沙等,在冬天还要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时间通常都要在14 天以上。

二、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季节施工控制

1、雨季施工

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人行道的上下坡应搭设步梯或铺砂,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采取防滑措施,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且应加强地基不良地段沉陷的观测。基础施工应防止雨水浸泡基坑,若被浸泡,应挖除被浸泡部分,用与基础同样的材料回填。基坑要设挡水埂,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基坑内设集水井配足抽水机,坡道内设接水措施。长时间在雨季中作业的机械,根据条件搭设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雨后要做好各种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使用。

2、高温季节施工

高温季节施工应按施工环境情况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可根据气温合理调整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下作业,工地的休息场所搭设凉棚,正常供应冷饮及防暑降温药品等。

三、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1.1 安装模板系统时的质量控制

在支模前要先进行配板设计,再进行配板放样图的绘制和编号,并通过缝模调整余留量;模板的安装要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模板及其支撑要设在硬实处,严禁出现“虚”脚,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和拆卸;为了避免漏浆现象、防止棉板烂根,要在墙、柱脚模板加垫木、导模;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底模要作1 -3‰的起拱。

1.2 拆卸模板系统时的质量控制

模板拆除要采用合理的顺序。在室温下大约8小时后墙体混凝土的强度就可以达到1.2N/mm2,这时必须及时松动穿墙的固定拉杆,使模板从墙体上脱离,防止了模板表面与混凝土粘结,做好拆模的准备。拆模时应注意以下四点:混凝土的边、角要保护好;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时才能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混凝土强度要保证在拆除侧模时不损伤表面和棱角;拆模时不能对楼层产生冲击荷载。

2、连接钢筋时的质量控制

2.1 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 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 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2.2 钢筋施工缝处的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在楼面通常不留施工缝,在特殊情况下,如水电供应、天气、施工组织等原因需留施工缝时,为了增加其抗剪能力,要在断面处增设施工插筋,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确定。板插筋放在板中间,使用Φ12 钢筋,梁插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使用Φ20 的钢筋

3、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首先,加强对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控制,此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现浇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拆模和养护。在雨天施工时要防止混凝土漏振,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现象;其次,混凝土不能堆积再浇入仓内,应该随浇随平仓,在浇入仓内有粗骨料堆叠时,不能用水泥砂浆来覆盖,只能把它均匀地分布到砂浆多的地方,以免在内部出现蜂窝,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加强振捣,但不能往仓内加水;最后,是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如升降机操作工、焊工、电工等,重要的工作必须由操作水平较高的技术熟练工人把关,如模板维护工、混凝土振捣工、调整钢筋位置的工人和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工人等。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顺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并加强质量的控制,才能更有力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__

TAG: 混凝土 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相关资讯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