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语文教学如何追求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浏览141次 时间:2013年10月24日 16:43

王利胜  

(句容市第二中学,江苏  镇江  212400

  要: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呢?本文着重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找准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突出思维能力和习惯培养为重点、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五方面入手,探讨了语文教学如何追求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性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总是与个人的需要和追求直接联系的。如果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和追求,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一旦产生,主观能动性就容易得以发挥。而要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机,首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端正态度,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作用,使之产生需要感。体现在具体实践上,就是要坚持让语文教学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克服过分功利化,走出单纯应试的误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认识社会、观照人生、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联系起来。其次,坚持读写听说训练与情意德美培养统一的原则,体现好语文教学的完整性,使其丰富多彩,异彩纷呈,让学生产生兴趣。第三,坚持因材施教,把握好语文教学的难易度,营造一种刺激的环境,不断使学生“认知失衡”,处在“问题情况”之中;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生动性。这样就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从而使其主体性得以体现和发展。

    二、找准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

用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在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因素之间不能是一种单一单向传递关系,而应当是一种多向往复、立体交叉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载体互为主体。教师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主体角色地位,才可能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也只有站在自己的主体角色地位上,才可能有效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使自己获得主体性发展。在这里,我们用了“角色地位”说法,这是“角色”和“地位”两概念的合成。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很难被教师摆到主体地位,充当主体角色;学生也大多没有要充当主体角色的意识,这当然无法实现主体性发展。我们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另一弊端:教师站在了主体地位,却没有主体角色意识,发挥不了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没个性,只做教参的传声筒,缺乏自己的理解看法和情感智慧;在教学方法上,单一化,钟情于注入式。这种角色意识与所站地位的错位,是无法完成主体性发展教育的。

所以,要让教师和学生都发挥好自己的主体性,双方首先得具有主体角色意识,然后才谈得上在主体地位上发挥主体性作用。师生双方又需要教师首先找准角色地位,这样才能发挥主导作用。也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的主体才有可能得到发挥和发展。教师要重视理解的多元化和创新精神,要抛弃注入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师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课堂由“教堂”变为“学堂”。

    三、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育人。当前的语文教学则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关系上无平等可言,无民主可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统治地位、权威性神圣不可侵;学生只能臣服,绝对听从教师,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扬民主,才能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书生、于漪、宁鸿彬等教师的成功教学中得到充分证明和找到大量范例。

要使教学民主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不是一句“热爱学生”所能概括的,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服务基础上的,“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去吸取、探索知识,有区别地引导他们,而非统一模式塑造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下的教学民主则表现为:学生有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有提问题、训练语言应用的机会,有发表见解、参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权利,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表现。

    四、突出思维能力和习惯培养为重点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方法上较普遍地强调语文知识的传递和接受,看重结论,因此学生的思维潜力得不到开发,训练得不到强化,形不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既适应未来发展又适应终身发展,这就不得不抓住思维能力与习惯培养这个重点。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人的主体性发挥才有质量和效益。所以我们说,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当前语文教学中这方面应重点落实好单纯的认知性学习转化为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性学习,重视好三个问题: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二是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即不把记住现成结论放在第一位,而是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学生观察、体悟、感受、发现、运用、创造放在首位;三是遵循语文学科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如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发展思维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语言的课堂学习和社会应用相结合、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同时开发等。

    五、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

首先,只有让学生多诵读课文,才能充分调动起知识和经验、理智和情感,有效地消化课文。有人总认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如果占了时间去读书,就没教师分析讲解时间了,达不到对课文的准确深刻理解。诚然,学生通过读书获得的理解也许确实没有教师讲得准确深刻,但学生在诵读课文中不但获得了对课文一定的消化,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其知情意等都得到了调动和训练,这正是主体性发展教育所竭力追求的;而靠教师讲,则主要只能塞给学生一些现成结论,而且这些结论还不一定正确。

其次,只有让学生多多背诵经典诗文,才能丰富其语言积累;也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可能有效内化为语言感受与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获得主体性发展。

总之,主体性发展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主体性发展教育。不仅要把主体性发展视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手段,更要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TAG: 教学 如何 语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