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个体性思想教育分析

浏览167次 时间:2014年11月12日 15:30

卢 帅(涿州第三中学 河北涿州 072750

· 4 ·德育教育研究2014年 第12读写算曾有一年,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各科组长列出课题供学生自愿选报,结果让人诧异不已,整个年段极少有人选报政治课题!由此不尽令人反思,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所列的课题,学生都不感兴趣,老师也太牛了吧?难道我教学无方,其他的政治老师都教学无趣?这应该不是一个因素引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功课有或多或少认识上的不足,或是偏差。例如,认为政治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生活中他们没感受到,或感受不深;或者有人甚至认为政治课就是在“洗脑”,于是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平时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可能也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这样学习的兴趣很少,动力不足,乐趣几乎是零,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当然,原因不会只是学生这方面的,跟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关系的。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1.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思想”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分为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这些模块统称为“政治”,准确地说叫“思想政治”。然而,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这当中的“思想”二字常常被我们忽略。我们的教学,因为应对高考等因素的影响,眼里往往只有了这四个知识理论体系,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变成了为思考命题角度、设计考试试题、评讲检查督促等机械的事务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学生被迫地强制地学习,再简单的内容也成为学习的负担;老师被机械地灌输和检查、督促所束缚,职业的倦怠也始终困扰他们的心灵,这样的大量机械性的事务占据了老师和学生们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使得“思想政治”课,渐渐地失去其与其他学科相比所具有的最大特色。怎么办?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是政治课堂的灵魂。所以,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能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思想”,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思想的浪花,并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涌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高度和精彩,那学生将学得轻松、快乐,老师也将教得不厌其烦。2. 是否把握好“生活”这个词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都会相配上“生活”二字。可见,教材的呈现方式已经更贴近了生活,说明“生活”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生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最根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可是,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虽然也曾想讲的“天花乱坠”、幽默风趣,也曾想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材料、交流学习成果、活动探究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获取知识与认识,但这样“活跃的课堂”,其考试的结果往往让任课老师汗颜,结果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积累不足、时政热点没能及时跟进的教师来说,往往没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合适的材料信手拈来,这样的课堂会显得是“知识的填鸭”,也就难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课堂教学的营养,从人类整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让他们可以感受、体验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无限精彩的世界,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乐趣,引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唤醒他们内心成长的渴望。所以,如果你想让学生经过高考之后,还能对曾经的思想政治课堂回味不已,那就得把握好“生活”这个词,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具魅力,让自己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对社会热点有敏锐的洞察力与解析力。3. 是否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亲和力——课堂教学的智慧,它体现在有效的课堂驾驭过程和方法中。真正有亲和力的教师,遵循以人为本,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与学生“平起平坐”,参与学习,参与讨论,一起合作,一起进步。有亲和力的教师不会把个人的思想、观点、态度、情感强加于任何一个学生,更不会用讽刺、挖苦、低俗的语言评价、谩骂、伤害学生,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望。记得一次复习课上,有几个男生趴着,老师看不过去,就把他们叫醒,其中的一个男生,站起来就是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政治死得早”,这还不把老师气坏。可她没发火,也没立马辩解,而是缓缓地说了声“先坐下”,然后继续上课。离下课的前5min,老师对着班上的同学说:我的课,有些同学是赞许的,这我要感激,因为他们让我充满信心,继续做好工作;而有的同学对我的课不以为然、不满意,这我也要感激,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要不断学习,直到你们会更好。话音刚落,掌声一遍。还有一次,新课教学中,一学生放在前黑板角落充电的手机铃声响起,老师没有声色并俱地追问谁的,也没有当场批评与训斥班上所有的学生,而是微笑地说“真好,我的课还有这么美的音乐伴奏”。语毕,学生异口同声“老师,您真宽容”。是的,真诚的语言、和谐的微笑、委婉的宽容,这些无形的力量,凝聚了课堂的教学智慧,是亲和力的资源,是实现与学生心灵对话与正面沟通的有效形式。它能克服“听我讲,跟我学”单调式机械型的教学,能点亮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情感、呵护学生的成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相信没有一位政治老师不想把课上好,相信每一位政治老师都能把课上好,但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参考文献[1]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2]崔晓晖.语文教学民主化探索[D].扬州大学,2003[3]宁兆锦.中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6[4]祁正飞.职高对话型作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摘 要】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反思关注

TAG: 高中 教学 政治课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