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辽宁省葫芦岛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条件

浏览171次 时间:2014年5月07日 10:18

李 坛1 侯 莉2 孟 巍3

(1辽宁省地矿测绘院 辽宁 沈阳 新城子110121 2 3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辽宁 抚顺 113004

[摘 要]辽宁省葫芦岛市水泉金矿地处辽西虹螺山—五指山多金属成矿带上,为典型的构造角砾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着重概述了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条件,论述了金成矿地质作用,提出了在葫芦岛市水泉地区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水泉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309-01

一、引言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承担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重任,关乎社会文明和进步。电视媒体在新闻评论方面难以令人满意。严格说来,国内除了央视2008 年开办的《新闻1+1》及在《新闻联播》中插播的“本台短评”等少数节目外,现存的绝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节目,本质上应归入新闻专题或深度报道,比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学界和业界对电视新闻评论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新闻评论是电视引领主流舆论、影响和设置大众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探讨电视新闻评论,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入理解电视新闻评论的作用机制,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2008 年初央视开播的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1》,倡导公共理性,在监督政府、维护公众利益方面的成就获得受众广泛认可,本文主要选取该栏目为参照物进行观点的阐释。

二、拟态环境与主观现实、客观现实的关系

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的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一种“拟态”的现实。由此看出,信息环境也可称之为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产生于客观现实,人们通过拟态环境认知世界,进而构筑自己的主观世界。

三、《新闻1+1》的拟态性体现

首先,《新闻1+1》在选题上是以大众关心的新闻事实为评论的对象,媒体所呈现的新闻事件无不是新闻事实碎片化、片段化以及价值取舍的结果,评论素材的拟态化决定了评论内容的拟态化。媒体会选取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符合社会传统道德、大众趣味偏好的素材进行编码,受众最终所看到的新闻事件并非毫无价值导向的“纯客观事实”。建立在拟态化的新闻事实基础上进行的评论必然会呈现出拟态性。

其次,担任《新闻1+1》节目的主持人、评论员董倩和白岩松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节目中所采访的专家、学者对某一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评论更能直达事件的核心及本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评论离不开自身人生价值观和文化知识倾向所做出的取舍。在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他们将个人的知识积累、政治立场、价值追求有机渗透进来,与节目融为一体。因此,评论员的观点虽然代表着主流舆论但并非完全客观,其展现给受众的评论内容是拟态的真实。

四、拟态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对舆论的积极作用

1)进行科学的议程设置,聚焦某一时期的大众视线,为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作好舆论铺垫。如2010 9 29 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一经发布,《新闻1+1》就房地产调控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解读和评论。以《将房价调控进行到底!》、《楼市:“金九银十”是个梦?》、《楼市:低保不容“偷吃”》、《楼市:重生的力量》、《保障房,怎么保障?》为题,进行了网状、组合式报道,综合运用专家在线评论的方式,增强了评论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达到知识性与引导性的统一,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为政策的宣传与执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注重舆论监督,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平等对话、表达意见提供平台。媒体是一个舆论载体,公众把视角对准涉及公共利益价值判断的重大命题,通过媒介载体表达观点和看法,使得真相剥茧抽丝,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个现实再现的传播方式,为多样声音、多种观点的交流提供了自由、开放、公开、平等和理性的空间,使公共利益通过商议得以体现。如2010930日,《新闻1+1》题为《姓“公”的公园》节目中,面对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门票应不应该涨价的议题,采访倾听了多位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代表的观点,把社会话题上升为体制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五、拟态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对舆论的消极作用

1)《新闻1+1》某些节目制作缺乏观点的交锋,“一言堂”灌输式的观点呈现方式不利于启发受众的思考力,久而久之,受众容易形成被动接受观点的习惯,失去对事物的辨别和思考能力。电视媒体同时也是“主持人媒体”。因为“电视传播与其他媒体的传播,最大的区别是电视传播中看得见的主持人因素,它是一种真正的人际传播”,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主持人也是在与受众进行人际传播。董倩主要作为主持人的角色存在,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

而在实际节目中,董倩很少阐明观点,虽偶尔持有不同见解,但马上即被反驳掉,反而有故意为对方的观点铺路之嫌,其结果是电视观众只听到了评论员的一家之言,使节目缺乏评论的多元化展现,不利于受众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平衡选择信息的能力。

2)《新闻1+1》的某些节目宣教色彩过于浓厚,影响了评论的传播效果。《新闻1+1》的前身是2006 年停播的《央视论坛》。《央视论坛》停播的原因在于它出现了很多言论节目致命的弱点,如“述的部分远远多于评的部分”、“政治话题多为政治文件解读”、“言论一边倒,难以使话题深入”等。《新闻1+1》对这些都作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但偶尔还是会有“精英话语、意见领袖”的“居高临下”。比如,在2009 年《学生头发长,老师见识短?》的节目中,对于高中生是否应该留长发的问题,节目否认了学生处于萌芽阶段的“契约精神”、“权利意识”,一味强调需要维护“师道的尊严”,电话连线的教育专家的观点也与之如出一辙,宣教意味与精英话语极易丧失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公民社会的构建。

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构建科学舆论导向的措施

1)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和评论内容力求接近客观现实。既然媒介信息是对现实世界的“抽样”反映,“样本”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大众性。在评论内容的选材上既有正面的新闻,也有负面的新闻;在进行评论时,不是简单进行观点的灌输,而是要有不同声音、观点的交锋、辩论,让受众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不同观点在整体上的平衡性有利于增进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力与思辨力,不仅使评论更为客观、公正,也会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面貌。

2)要把握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多样性与主旋律的关系,处理好多样性与权威性的统一。内容的多样性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把握现实环境的变动。但是,社会舆论信息的多样性不排斥也不可能代替舆论的主旋律,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既不能压制新闻评论观点的多样性,又要打造反映社会进步的舆论主旋律,不断加大引导的力度,形成生气勃勃的舆论环境。如果失去主导舆论,人民也就失去了凝聚力,国家也将失去前进的方向。

七、总结

构建科学舆论导向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只能撮其要,不再一一赘述。本文的旨意在于强调:拟态环境不等同于现实环境,拟态环境具有两面性,而发掘事件的真相与本质,引导人们增强对客观世界的分析力与辨别力,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价值所在。因此,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要充分认识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引导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演化为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淑芳.广告传播的拟态作用机制[J].当代传播,2008(3).

[2] 郑根成.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伦理意蕴及其困境[J].伦理学研究,2009(3)

作者简介

张新锁,女,19861105日出生,西北民族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现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新闻中心栏目部工作。
TAG: 辽宁省 葫芦岛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