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浏览152次 时间:2014年12月25日 16:13
【摘 要】教师教学语言是考察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与之相对应的非言语行为同样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也正在被广泛使用与日臻完善。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运用非语言行为的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课堂非言语行为 实践运用 提升策略由于非言语行为可以为教师和学生传递彼此态度与情感,教师一个眼神或笑容便可以化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亦或者某些手势的运用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或加深对新授知识的印象。对此,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1 教师非言语行为概述对于“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概念首先要考虑其存在的内在条件即:教师的职业特征,特定的语言交际环境和非言语行为的内涵。首先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相对于言语行为而出现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语言和工作管理语言来为非言语行为提供平台,即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教学以及课堂之外的非言语行为管理。第二,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提出是根据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产生,教师作为承载交际双方的桥梁,自觉传递给学生一种沟通方法。2 非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 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尺度不统一非言语行为不能凌驾于言语行为之上,它是服务于言语行为的类语言,莫不可本末倒置使学生成为零语言沟通者。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讲授时要结合“少”和“精”的特点。数学课中要把最重要的知识点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结合起来一起呈现给学生,这样才具有真正的启发作用,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教师要合理利用适度原则,即教师要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确定非言语行为的出现时间和频率,从中体现了非言语行为在量化方面的规定性。2.2 调节性动作的消极影响人们更多是在无目的“潜意识”下对待体态语等非言语行为的发生。数学主科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学生的监督与模仿之下被放大。也许教师的某一个动作极有可能对学生直接产生某种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角色转换意识”,即规范自身行为而表现出教师独有专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可是在实际观察中发现,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有某些调节性动作伴随授课所表现出来,统计出调节性动作在低年级的20 节课中共出现109 次。虽然和其他表现形式相比频数不高,但它确实是一个影响被试的因素。这些副语言动作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教态呈现,上课中教师尽量不要去接触和教学无关的物体。2.3 非语言行为不匹配非言语行为是由“一系列相关非言语姿态构成的姿态‘群体’”。教师利用非言语行为不是单独运用哪一种而是几种非言语行为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发挥最大功效,体现教学成果的美感。例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要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同时也要露出微笑,表示对他的双重肯定;当教师走到学生身边近距离指导学生问题时如果不低下头而只是从学生身边匆匆走过,那么这次行动语的积极效果就为零。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教师的动作行为比面部表情快,但是有时面部表情和手势语又不能很好配合,手势语丰富时面部表情上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这样教师整体教态就显得不够流畅会产生一种非言语行为使用脱节的效果。3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的提升策略(一)提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意识和教师专业素养《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需要数学教师通过途径提升专业素质,了解并学习更多的非言语行为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喜欢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最好搭配面部语和行动语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合理分配与言语行为进行配合讲解的时间。美国心理学家谢弗伦曾设想:可以把适合表达情感的头、手、面部语言称作转折点,把这些转折点经过持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模式,也就是人类的词语系统。例如低年级数学课数字“八”的学习,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向外伸,形成类似“手枪”的姿势,而汉字的八写法和手势相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与识记。而图形则需要教师的行动语来拼接成学生熟悉的形态,例如长方形的讲解,双臂举平成“二“字型保持平行,同时前后错开就变成了学生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也可自行动手摆图形,课堂氛围被带动。(二)合理运用积极的非言语行为,避免使用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神圣并具有权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非言语行为要有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观察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能表现出适当的非言语行为,教学环节紧扣,学生们反应热烈的状态,但教师过多的小动作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堂中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面部语特别是眼神的交流。当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后,教师要环顾全班学生,即使是在远距离的学生都要照顾到。提问时不能只叫某几位学生,还要兼顾其他不爱说话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回答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伴有鼓励性的微笑来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有些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细节动作问题的处理,比如男教师上课有时整理衣服或者女教师上课愿意挠头等动作不应该在课堂上有所表现,教师应在学生面前呈现积极的非言语行为来配合言语行为进行教学。(三)转变教师非言语行为在非智力因素中的运用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非智力因素中道德和情感的影响来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学有效控制的基础,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精神,这些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具体体现。同时新课改从学生发展入手,提出让学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和积极学习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学生具有稳定良好的情绪基础。情感是个体本身属内在环境的主导基调,学生只有在具有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时才能保证学习效率。情绪作为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师能否顺利组织教学的潜在影响力量。通过彼此的接触与交流发现,个体传递信息时都包含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信息意味。4 结语总之,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一样,都会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教师的表情神态、手势行动甚至穿衣打扮等都对小学生的课堂听讲效果产生影响。非言语行为甚至有时比有声语言更能表达出准确形象兼有丰富的含义。【参考文献】[1]周鹏生,《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6[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小学教学·39
TAG: 教师 教学 课堂 小学数学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