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谈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浏览472次 时间:2014年9月09日 16:42

  

(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要:生态伦理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主要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而出现,并且赋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真正的道德意义或道德价值。但是,它从诞生以来就面临着众多的矛盾与困境,深入研究生态伦理学的相关内容,并不断寻找解决困境的出路,对学科自身的完善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首先介绍了生态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归纳总结了其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最后提出学科发展的出路和方向,以期能够对生态伦理学的完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12-02

  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生态伦理学虽然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理由或依据,但其现在的理论基础还太薄弱,学科中仍存在较多的理论困境和逻辑困境。尤其在如今新的时代和科学背景下,生态理论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复杂且多样,学科发展自然也存在一定阻碍。因此,为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困境寻找正确出路和解决措施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生态伦理学的相关介绍和研究现状

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同样具有伦理学的所有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但也正如伦理学一样,不是提出具体的道德要求,而是为道德要求提供道德理由。生态伦理学研究了生态系统的伦理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生存和发展,要求人类把心灵上存在的道德关怀从生活的社会延伸到整个自然环境之中[1],而且希望在人与自然之间确立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学,人类长期以来不断进行工业化的发展而对大自然的一系列掠夺和破坏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2],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只有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完善优化自然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就开始关注并研究生态伦理学的相关内容[3]。起初只是翻译国外相关优秀的著作、介绍国外的思想,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水平的提高,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贴近中国实际,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变得更加猖獗、肆无忌惮。直至越来越多的生物因生活环境被毁坏而灭绝,越来越多美好的、天然的自然环境不复存在,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生态伦理学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表现出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目前生态伦理学发展时间并不长,其明显存在着实际研究中的欠缺和漏洞,在理论分析上也显得过于薄弱。因此,生态伦理学距离与现实能够完美契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完善。

  二、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困境

1.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理论矛盾

伦理,一定程度上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准则[4]。而且,人们普遍认为,人在对待人和对待物上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和态度。这也就说明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存在区别的两种关系,若将两者混为一谈,必然引起一系列的理论上的矛盾。人与人的关系是不能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同类关系,相处之下遵循一定的伦理是理所应当的,而人与自然之间明显并不存在同类关系,这样一来,当然不能随意扩展或等同。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因为是同类所以具有共同的价值以及平等的人格和权利,人们在对待他人时会偏爱于“想人之所想”、“换位思考”等方式来追求一种人人平等的相处方式,而若将这种思想强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需要自然具备与人平等的“价值基础”,这显然又是很难衡量与定位的。总之,人与人的关系与— 12—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别,将伦理应用于人与自然的相处在理论上是存在漏洞的,很难站得住脚。这也就是说,生态伦理学在其提出时就存在很大的理论上的矛盾。

2.内在价值论对自然的影响困境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部分,就是自然的内在价值论,也一直以来不断被相关学者努力证明的重要内容。生态伦理学家们极力表现自然具有自组织性或目的性,不断赋予自然以“主体性”的概念来证明其与人一样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他们还列举了大量科研资料和理论依据,以表明自然本身就是价值主体因而具有其内在价值。但是,他们的研究过程却又是在把自然作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如果自然是“主体”,那它就应该能自动展示其能动性,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证明和支撑才对,又怎么会借助大量资料和证据来表现呢?这也就是生态伦理学的又一个逻辑困境:在证明自然具有主体性和目的性时却又恰恰表明了自然根本不具备主体性和目的性。这样的道理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生态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论确实进入了困境状态。

3.对“整体主义”的认识困境

哲学将自然世界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部分是价值的核心,也是最本真的存在,就是人或主体;另一部分则是人以外的其他自然物,记为客体或对象。它是只有依赖于主体才能获得意义的存在,因为人才有了存在的价值。这种主客之间的分裂,明显就确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对立的两种主客体之间是不可能建立伦理关系的,这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存在可能性。但是生态伦理学仍企图按照传统伦理学提出自然客体具有“存在权利”,同时又因为主体对客体的责任来确立人对自然在伦理上的义务。虽然主体之间确实满足了相互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这只是适用于人类内部,强加在人与自然之间是说不通的。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主体间的关系,更没有“同类”关系,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现“相互的”权利和义务之说。所以,在主客分裂这一层面上,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仍然是不能实现的。

4.对自然充满敬畏、服从的思想困境

生态伦理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提出了“顺从命运”一系列说法,它认为自然具有客观性和神圣性,人类必须服从它、顺应它[5]。这在另一方面也就说明了人类绝对不能对自然进行任何的干预活动,不能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能进行生态学方面的科研。如果就这样按照生态伦理学发展下去的话,人类的利益必然会遭受重大损失,牺牲了人类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地去维护非人类的利益,这恰恰又成为了反人类的行为,更加不能被容忍和接受。所以说,生态伦理学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却又完全不顾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利益,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反而可能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抗议。总之,这种方法上的困境是不会获得人们的支持的。

  三、生态伦理学未来发展的出路和方向

1.充分结合当代国情和时代发展

生态伦理学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本身并没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促进其发展。但通过上面指出的一些困境,可以明显感觉到生态伦理学存在的种种不足。为了保证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应对各种阻碍和干扰,确保这一学科能够充分与实际联系十分必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的经济与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增长。所以,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脱离了社会、国家背景的理论再怎么完善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2.在情感上树立正确的关爱态度

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对自然有一种新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关爱态度,决不能一直被传统的、西方的一些理论思想所左右,建立一种崭新的伦理学体系,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才是解决的良方。确保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下去,我们就应该对自然采取一种崇敬、关爱、守护的方式。盲目地遵从顺应不可取,不管不顾的忽略更是一种伤害,温柔地、有节制地对待大自然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应对各种处境。

  四、总结

人类一直致力于伦理学的研究和完善工作,但是再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也很难说服所有的人。生态伦理学是关系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处的一门学科,而大自然的力量往往又是不可估测和抗拒的,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研究生态伦理学十分必要,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将会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长期坚持的主题。不容否认,目前在生态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尚存在很多不足,其发展道路也是坎坷与迷茫的。面临种种困境,寻找出路和突破是唯一的发展方向。相信在未来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下,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前景必定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张敏.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进路[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邬天启.生态伦理学的观念、问题与出路[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黄翠新.论生态自由[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顺玲.生态伦理及生态伦理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TAG: 伦理学 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