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成长 工作室建设的思考

浏览106次 时间:2019年5月16日 14:46
摘要:辅导员成长工作室旨在解决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动性较大带来的新入职辅导员需要尽快融入与无法得到有效培训之间的矛盾。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将通过思想层面、技能层面、素质层面开展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由学院星级辅导员、业绩优良辅导员担任导师,实施“一对一”师徒制,注意将辅导员工作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使新入职辅导员尽快成长,成为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辅导员成长工作室高校
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成长
工作室建设的思考
文/卓飞
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动性较大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困扰。新入职的辅导员需要完成角色转换、工作帮扶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尽快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不断提升,对于新入职辅导员的培养不同于一般员工入职培训, 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不可能承担辅导员的入职培训,各职能部门如学工部、党办、招就处乃至于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参与交流等培训更多是停留在规章考核制度、案例讨论和经验分享等表层,对新辅导员尽快适应学生工作效果不一定很好。
[1]
为了适应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高流动
性,新辅导员入职培训缺乏实效性针对性的不足,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可以成为其培养新辅导员的重要平台, 通过具有良好业绩、丰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帮助新入职辅导员队伍尽快成长。
一、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定位
目前部分高校有不同定位的辅导员工作室, 更多体现在针对解决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某一个点,例如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网络思政等,主要体现在某个领域的“专”。
[2]
辅导员成
长工作室的定位则并非专注于某一个点, 反而是更加注重辅导员培训的面,通过相对全面的培训指导,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对学生工作有个全面了解,尽快适应辅导员角色,所以,辅导员成长工作室是通过长期、系统的培训缩短新入职辅导员的适应周期,提升队伍稳定性,促进新入职辅导员快速成长的重要平台。
[3]
二、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培训目标
(一)思想层面,感性与理性的辩证认识
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 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首先要解决辅导员自己的思想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越发重视,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趋势,但是就独立、民办高校而言,绝大部分辅导员身陷于      大量事务性工作或者事务性考核指标,加上处理各突发事件,日常工作心理压力较大。新入职的辅导员,很多是学生干部,在校期间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对辅导员有工作有一定感受,对于很多研究生辅导员, 特别是重点大学毕业的新辅导员在刚开始工作时会很自然的拿自己学生时代的辅导员工作与目前自己从事的辅导员工作相比较, 发现自己读书时平时上课辅导员基本不查课、不查寝,在独立民办高校成了日常,还有其他各种任务指标,与自己想象中的辅导员工作完全不一致,由于刚工作,工作方法不一定恰当,往往很容易造成身心俱疲,很难坚持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进而辞职或者转岗。这是很多新入职辅导员在独立民办高校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内心写照,他们感受到辅导员工作的难、杂、繁。辅导员成长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是帮助新入职辅导员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学生工作。作为学生干部,在求学期间帮助辅导员完成过不少事务,但是那不是辅导员工作的全部,仅仅是冰山一角,辅导员工作从职业能力标准划分来看都有九项之多,所以,首先需要为新入职的辅导员树立辅导员工作不只是简单布置几项任务,安排学生干部去执行这么简单,大到班团集体教育,小到学生谈心谈话,这都是辅导员工作范畴。其次,不能把自己求学期间的辅导员工作投射到自己工作的学校。每个学校有自己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目标,所以学生工作内容肯定不全相同,对于绝大多数独立民办高校, 更多进行的是一般本科、专科教育, 在学生管理上的重视程度一般会高于重点大学的重视程度,所以,要让新辅导员全面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办学层次、生源层次等实际问题,围绕学生工作、教育工作、育人工作做一名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辅导员。
(二)技能层面,了解与掌握的融会贯通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提出对辅导员队伍的技能需求提出了明确需求。在心理咨询方面,辅导员需要心理咨询师职业认定,使辅导员能具备识别有疑似心理问题学生,并能及时转介相关机构。在职业规划方面,有国内、全球不同层面的职业规划师资格认定,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和认定,使辅导员在从事相关工作上更能得心应手。
各个高校会有自己具体不同情况,例如: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也有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的,也有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也有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总之,不论各高校处于何阶段、属于什么管理模式,一定有对辅导员特殊的技能需求。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新辅导员尽快在诸如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沟通管理等一系列技能层面上得到快速提升。辅导员成长工作室需要梳理所在高校的特殊情况,如果是重常规管理的高校,应该加强新入职辅导员在组织管理的培养, 如果所在系部对学生竞赛成绩很看重,应该加强在学生竞赛管理、宣传激励、思想教育上的培养。通过工作室的长期化、系统化培训,建立联系人“一对一师徒制”,通过反馈、建议、培训、实践再反馈的闭环模式,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新辅导员在职业技能方面的融会贯通。
(三)素质层面,以赛代练以练促赛,重视“表”与“里”的统一依托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在实践中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检验一名学生工作者素质能力的试金石, 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辅导员不一定能把辅导员工作做到极致, 但是具备了做一名优秀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发展潜力。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将依托学院老辅导员、前参赛选手、备赛团队一起为新入职辅导员介绍相关比赛并适时开展理论和相关比赛培训,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突发问题、学生谈心谈话问题运用于实处,在训练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在提升中坚定职业理想信念。  素质能力训练应重视“表”与“里”。素质能力是一名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胜任力,它就像一座漂浮于水面的冰山,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价值观、自我定位、驱动力、人格特质”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
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在新辅导员“表”的培养锻炼中应该以比赛技巧、理论夯实为基础,以比赛成绩为导向,树立目标,重视培养辅导员的在“冰山”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表”的基础上辅导员成长工作室更应该重视素质层面“里”的培养,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辅导员成长工作室应该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老辅导员在价值观上的传递, 切不可为新辅导员灌输为了比赛而比赛或把取得优异成绩视为升职加薪的手段来看待,为新辅导员梳理其中辩证关系,既要重视素质能力大赛,把其当成检验自身能力素质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 同时要时刻谨记,通过比赛反哺学生工作,服务自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和职业导向, 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学生工作当做事业来对待。
三、辅导员成长工作室规划
资源需求。成立辅导员成长工作室离不开学院的重视,离不开职能部门、系分院的支持,所以为了完成该工作室,需要的资源和支持一定是多方面的。人员需求。以学院星级辅导员为框架,以业绩优秀辅导员为补充,成立导师团队,根据1:1 比例实施师徒制,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即有集体培训又有一对一个性化培训,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相对结合。硬件需求。为辅导员工作室提供一个固定能承担20 人左右培训的,具备良好硬件条件的办公场所, 以便工作室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政策需求。将周四下午16 点以后定为辅导员成长培训时间,该时间段由工作室负责人、培训导师按既定计划实施培训。
完善培训方案,制定培训教材。工作室的培训方案应该是集体讨论、集体备课、分别授课形式开展。培训方案按小组项目分别完善,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实施过程等构成,并每年进行一次修订。
师徒制,个性化培养。辅导员成长工作室的目标在于帮助新辅导员尽快适应学生工作, 在一般常规培训工作肯定只能按照共性问题开展培训,但是每名辅导员的学习背景、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体培训方式解决,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新辅导员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时需要“一对一”跟进帮扶,为每一名新辅导员指定一名“师傅”,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升辅导员成长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对于高校稳定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妥善解决此问题,辅导员成长工作室的成立期望在探索独立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方面给出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实施方向,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稳定、可靠的人才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星鹏.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培育与建设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3):20-22.
[2]李凡.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4,(05):8-9.
[3]李敏,王文杰,黄荟宇.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06):62-63.9(作者简介:卓飞,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