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析范进和孔乙己身上的悲剧性

浏览424次 时间:2013年8月08日 14:31

郑荣芳

(兴化市陶庄中心校(初中部) ,江苏  兴化  225733

  在《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里,虽然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但他们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都在社会的摆布面前软弱无力,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吴敬梓和鲁迅这两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家,或以夸张变形的讽刺,或以令人叹服的白描,塑造了这两个极具共性的悲剧人物,也都抨击了黑暗腐朽的科举制度。

关键词:讽刺手法;白描艺术;悲剧意识;科举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里,虽然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但他们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都在社会的摆布面前软弱无力,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吴敬梓和鲁迅这两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家,或以夸张变形的讽刺,或以令人叹服的白描,塑造了这两个极具共性的悲剧人物,也都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

《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曾经对其作过高度的评价:“秉持公心,指责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范进中举》,就是其中的精华之一。

当范进在胡屠户的辱骂声中走进作品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懦弱猥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的奴才。几十年的科场失意,半辈子的穷困潦倒,使得范进这个卑小的人物,早被科举制度摧残得丧失了作为一个男人的起码的尊严。因此,面对丈人的“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等无理斥骂,他除了逆来顺受,就只剩“唯唯连声”地称道“岳父见教的是”。

更为可悲的是,范进还未能从折磨了他几十年的科举噩梦中醒来,就又匆匆踏进了新的恶梦。年过半百才中了秀才的他,心里很快又点燃了沿科举之路继续向上爬的希望之火。他找岳父借路费参加乡试,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但还是认定“自古无考场外的举人”,于是瞒了丈人,不顾家里已经断炊,偷偷进城。由此可见,科举,已经成了他活着的唯一内容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撑。

范进高中第七名亚元,意味着他将和穷困屈辱告别,从此尽享荣华富贵,但悲剧的意味也就此加深。是意外中举这件事刺激着他的神经,美化着他对未来的幻想,终于“迷了心窍”。 在这儿,吴敬梓运用夸张变形的讽刺手法,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喜极而疯”的新贵形象——笑着拍手连声叫“咦,好了,我中了!”,还一路疯跑,还“一脚踹进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中举之后的范进,则又是一副见风使舵、世故圆滑的丑态。明知张敬斋说的是无稽的攀附之词,还连称“却幸得老先生门下”;明知从此再也不会要胡屠户的接济,还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凡所种种,都表明他在科举制度的迫害下,早已丢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

文中,吴敬梓还极尽夸张讽刺之能事,借助对比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倨后恭,以及中举后张敬斋送钱赠房之丑态,街坊邻舍送鸡蛋米酒之虚伪,一并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世态的炎凉以及科举制度的腐朽。而这些,都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范进如痴如醉地追逐那条极具悲剧意味的科举之路的主要原因。

孔乙己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孔乙己的可悲,不单在于他未能沿着科举制度的阶梯爬上去,更在于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识和他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之间的巨大的矛盾。

从思想意识看,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面前与范进一样,都是驯服的。在这儿,鲁迅用令人叹服的白描手法,给我们讲述了在鲁镇的咸亨酒店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他偷书被人知道了,还要涨红了脸争辩:“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些言语、行动和神态都清楚地表明,思想深处,他是远离、轻视普通民众,也与范进一般向往、欣羡封建的上层阶级的。

向往是一回事,能不能爬上去又是一回事。孔乙己“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这是科举制度的一个弊端,也是孔乙己自己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

生活中,孔乙己又与当时社会的上下层都有距离: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没有社会地位,无法攀交丁举人之流;他穷,又好吃懒做,还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弄得酒店的小伙计也瞧他不起;他始终脱不下身上那件封建知识分子的又脏又破的长衫,因而在精神上就接近不了咸亨酒店的“短衣帮”。这种距离,使得他成了一个多余人。他身上的这种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所引发的行为,又使得他必然会沦为旁人眼中的一个笑料。

文中,鲁迅用一句话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这种悲凉的处境:“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这样挣扎着过活,他最后还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只能用手慢慢走路,像影子一样悄悄结束了自己可怜又可悲的一生。

作为鲁迅的第二篇短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孔乙己这种悲剧人物的存在,本身就是控诉和抨击封建制度的一个活生生的罪证。

综上所述,范进的可悲,在于他的精神已被封建科举制度污染,他梦寐以求,渴望从科举的阶梯爬去社会上层,使得悲剧在他自身的追求中升格;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的性格已在封建教育中变形,他至死不悟,强撑读书人的架子,使得悲剧在他自身的炫耀中升级。无论那个角度讲,两人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大学新潮社.

[3]教师教学用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

[4]优秀教案[M].南方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