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论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浏览192次 时间:2013年8月08日 14:32

郑义华

(正安县土坪镇林溪学校,贵州  遵义  563402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在意识的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创新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主要是思考的是语文教学要立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以及教师创造性语言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一定会得以提高。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工作还有待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所采用的方法得当,就一定可以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源地。如何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也作了些思考。

一、语文教学要立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兴趣是中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有了兴趣,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渴望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单一死板、一成不变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造成了极大危害,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构建创造性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二、语文的思维训练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

  科学是建立在理性 基础上的,科学要求正确、准确,科学决不仅仅是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态度和方法。一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造性教学的前提。“师爱”是激发情趣、感人育人的关键。爱学生,尊重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设宽松的民主氛围,才会产生情感激励,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还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利用电教媒体等手段,提供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训练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发展创造能力。教师应安排多种组织形式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提问,可以是同组或四人小组交流,解决容易解决的问题。经筛选后的问题大多是课文的重难点,这也是学生自觉确立的学习目标。教师围绕这一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特点精心选准训练点,以语言训练为主,以学生实践为主,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多形式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努力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并让他们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创造能力。在课堂中,多讲述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逐渐养成对某段话、某首诗不同于今人,甚至不同于古人的独特见解和看法的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自己新颖独特的表达能力。

  三、教师的创造性语言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根本

  教师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使语文知识得到实践上的应用,在自然和社会中建立第二课堂,让学生去亲自体会和观察。如按课文内容开列一份有关的课外阅读书目,对书目内容有个大概的介绍。一段时间后,还应组织一两次读书讲评活动,内容应涉及古今中外,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扩大和延伸,也将是新知识再创的博大雄厚的基石。另外要培养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意识。与智力相比,创造力的发展受环境影响较大。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创见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我们应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念,绝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作为惩罚者与学生对立起来。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任何幼稚甚至荒诞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全面。不能妄下断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产生异乎寻常的学习热潮和激情。另一个方面,要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力的人首先要敢想。想象力使人插上幻想的翅膀并产生强烈的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愿望。有创造力的人还要善思、勤思。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独立地不依赖他人解决学习中阻碍进步的困难大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应避免教师念答案、学生抄答案的陋习,养成自己独立地寻求答案的能力,才会使学生在今后语文乃至各方面社会生活知识的学习中终身受益。我们遵循学生认识世界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手段多形式灵活有效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的调控下联系生活、介入想象,品味语言、抒发感受,感情朗读、入情入境,凭借在情境中的感受、情绪来理解教材、训练语言,缩短与教师教材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实践和情感的熏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都得到统一,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人人参与,主动投入,课堂气氛和谐、活跃,充满情趣,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师生都陶醉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中,充分体验到语言文字特有的美,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正是这种语言实践和情感熏陶并存,智力和非智力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使情感参与课堂促进认知,认知进一步激发情感,情感又再次强化认知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一股既是兴趣又是责任的强大内驱力,并渐渐成为惯性,达到终生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很好地完成素质教育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学校教育[J].2001,(01).

[2]张棣华,陶伯英.语文目标定向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TAG: 创新 教学 能力 语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