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文学论文 >> 社会文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老子“道法自然”对现代人心理建构的价值与反思

浏览142次 时间:2022年7月14日 10:40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身处激烈竞争时代的现代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很容易过分受到物的控制,进而走向物化,甚至异化,导致心灵空虚与不自由。老子的“道法自然”作为道家生命哲学的典范,其思想为抚平心理疲惫的现代人走向和谐与自由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自然;道法自然;心理建构
  老子的“道法自然”,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给现代人以积极的启迪,人们可以从中吸取心灵健康成长的水分,实现现代人健康的心理建构。
  一、“道法自然”
  老子置身于乱世,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使生活在战乱纷飞年代的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他所期望的是个体、执政者、圣人的行为都能效法‘道’的自然、自发性,使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11. “道”
  老子在其论述中对“道”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首先,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同时老子强调,这种“道”,是“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3 (第二十五章)换言之,在老子看来,“道”是创造了万物,是宇宙之根本。
  其次,老子指出“道”是一种万物运行的最高准则。这种准则贯通于天地人之间,既是万物的根本又是一种治国、修身的原则,( 第五十四章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3
  最后,老子进一步指出,“道”作为一种准则,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4 无声无形的不依附于实际物质的存在,即内在规律性。
  综上,可见老子所指的“道”是世间万物的最高存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对于行为个体而言,用于修身,则会寻得真德行,用于治国则普惠百姓。
  2.“自然”
  《老子》一书中关于“自然”一词共出现了 5 次,一曰:百姓皆谓我自然 ( 第十七章 ) 3 。二曰:希言,自然 ( 第二十三章 ) 3 。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 3 。四曰: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第五十一章 ) 3 。
  五曰:以辅万物之自然,( 第六十四章 )。 3 。
  综上,老子所讲的这些“自然”都是在“自己如此、自己本来的样子”意义上的使用。意在强调自己如此、不受干涉的一种状态。这种意义在今天仍经常使用。
  3. 道法自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德行完满,是因为学习大地的无所不载;大地广袤,是因为效法天无所不覆;天长久的运行,是因为效法道无所不生。
  故这里的“法”有效法、学习之意。“道法自然”,即是“道”
  效法自己与其本来的样子。也就是无论是人、天、地,还是道,都要受到“自然”的约束,即自在存在。
  综上,“道法自然”,强调道以自然为法,即道在万物之中顺万物之本性而不加作为。因此在老子思想中,所贯穿的总原则和总特征即“自然”。
  4. “道法自然”在心理建构上的价值
  在人的心理建构上,老子同样主张按照“道”的准则处理“人事”。
  4 .1 天人关系上
  老子认为人是天地一份子,即所谓“道生万物”,“人”
  是“天地”对“道”自然状态的认同和回归,解决“天人”
  关系时,就理应借由效法“天道”回归到“自然而然”的“无为”状态中去,学会顺应天地,保持和谐的天人关系。
  4 .2 个人身心和谐上
  老子主张知足常乐,学会控制私欲,才可以寻得幸福。《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3 。在此,老子向人们揭示了如果我们的五官接受过度的欲求,人们不但感受不到来之这些欲求的快感,反而会给官能带来极大伤害。所以说个体在寻求欲望时,要理性对待欲求,反之,会使人心失去常态,也就没有幸福可言。
  4.3 人际关系上
  如何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老子给我们提供了“三宝”: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老子伦理思想中重要的道德范畴。老子认为人、地、天、道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慈”也是一样,他曾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慈强调的是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包容万物的普遍的大爱。
  俭,老子曰,俭故能广……舍俭且广……死矣 ! ”3( 第六十七章 ) 换言之,俭约可以使个人和国家走向广袤,即人际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若丢弃了,死矣。
  “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对“君主”“圣人”的要求,希望为政者,先贤之人在名誉、地位、荣耀、财富等方面不要有优越感,凌驾于人民之上,而是要保持无为而为的立场和态度。
  二、老子“道法自然”对现代人心理建构的现代反思纵观当下中国社会,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越来越高,内心变得极为焦虑与不安;另一方面,人们试图在权力、金钱上找寻心灵安宁的出口,这显然会走向反面。老子的“道法自然”强调自然而然的“道”,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人们内心的浮躁,对现代人心理建构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1. “天人合一”的现代反思,实现和谐天人关系1.1 “天人合一”思想帮助人们弥补人与自然的异化当代,工业化与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向自然无休无止的攫取使人与自然走向了背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我们应该信守“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遵循“天道”,进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 当下天人关系的新解
  十八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解决天人关系上做出了智慧的回答。
  首先,既肯定“天人合一”又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平衡协调发展的“度”,才能促进生态建设。“天人合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力量,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人在自然中积极的主体作用,否定了人在自然中的创作性和积极的实践性。而新发展理念中主张的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自然,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既要弘扬“天人相分”又要对自然怀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天人相分”充分肯定了人在认识、改造、创造自然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指出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改变自然,信奉人定胜天,也正是人类这种骄傲的想法,在实践中忽略了对自然自身的公平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诸如出现“伦敦毒雾”、“东京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现象。
  因此,我们在弘扬人的创造力的同时,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自然对人类发展的制约性,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发挥认识主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和谐发展。
  2. “知足常乐”的现代反思,实现身心和谐。
  能感知幸福的灵魂是构建健康心理的基础,当下人们却失去了这种能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陷入自私自利、物欲横流的泥淖而不能自拔,金钱和权力成为他们衡量幸福水准的唯一尺度,什么个人道德、家庭道德、社会道德早已被抛掷至九霄云外,如某些人为了个人私利,签所谓的阴阳合同,骗取国家财产;某些人在追求幸福道路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便怨天尤人,报复社会,把魔抓伸向年幼无知的孩童等等。这种病态的幸福观,往往会使人们走向不幸,导致心理变态,甚至是走向犯罪的道路。对此,老子告诫我们“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的这一思想,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古代,对人们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幸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当下,身处物欲横流中的人们,懂得知足同样显得弥足珍贵,“知足”可以克制我们内心不断膨胀的欲望,懂得分寸,守住不该属于自身所期盼的欲望,保持内心的平和。当然,对于该努力奋斗的年龄,该努力奋斗的事,就不能停留在“知足”的层面,“知足”只会让人不思进取,这明显是消极的,不利于自身乃至于一个民族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5 。只有不知足才能激起人们不断的奋斗。“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由于我们不断的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
  3. 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当下,随着商业文化的侵蚀,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变了味道,极具交换、实用的色彩,某些人已经不懂得如何去爱,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被爱。所以才会出现啃老、家暴等一些让人不齿的行为,因此我们呼唤老子的自然自发的普世的爱,呼吁“慈”重新回归到人们内心,只有具有了这种“慈”才会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自己和他人,才会获得精神的安宁。
  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应有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取得一个个胜利,离不开节俭精神。
  我们个人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理性消费,不奢侈浪费,不应追求物质而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走向犯罪,人身自由都没有了,又怎能谈幸福。所以我们应该发扬老子“俭”的精神,不盲目攀比,适度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 21 世纪的好公民。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的和谐有序,保持共荣共生的持续发展。
  “不敢为天下先”虽是老子对“君主”“圣人”的要求,但在当下仍发挥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对某些领导、名人而言,告诫他们要遵纪守法;同时也告诫我们个人,在追求个人理想和愿景时,要有点“敢为天下先”精神,只有敢为天下先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才会创造奇迹。
  结语
  总之,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知人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人格和谐,无为而为;同时也警示我们,在新时代的改革大潮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又要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真正的实现健康心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 . 老子注译及评介 ( 修订增补本 )[M]. 北京 : 中华书局,2009(初版序): 23.
  2
  黄朴民 .《道德经》[M]. 长沙 : 岳麓书社,2016:145.
  3
  王弼 . 老子道德经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7-171.
  4 王雪.老子否定思维方式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1(3):84- 87.
  5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N]. 人民网 .
  2018-1-2
  作者简介:杨强(1987—),男,汉族,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 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助教。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