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分析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www.lunww.com    发布者:论文网
浏览169次 时间:2011年1月18日 11:11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后的又一次浪潮。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将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也将改变城市化的运行轨迹。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要面对信息化这个全新的课题。
    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兴起,我国一直予以高度关注。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信息服务业被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同年,国家科委印发了《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意见》,要求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信息服务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并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为重点产业,并制定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决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的决心和远见卓识。
    一、中原城市群倍息化现状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墓本概况
    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是2003年河南省政府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派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
    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在大的框架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漂河等8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2003年,中原城市群总人口达3 872万,占河南省的40.3%;区域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的35.3%;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3884 . 16亿元人民币,也占河南省的55.35%。中原城市群九城市中有54所大学,大专以上毕业生共计8.9万人。九城市中,郑州和洛阳是两个国家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试点市,巩义市是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市,漂河市还成为全国首个“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过去的2年里,该区域的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16.8% ,高于河南省发展速度3.7个百分点,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中原城市群九城市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既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已初步形成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
    (二)中原城市群信忽化取得的成绩
    在中央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尽管河南省的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省的信息化工作,并多次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省“十五”计划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中原城市群早在“八五”、“九五”期间就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更是以“政府推动、市场导向,联合建设、有序竞争,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重点推进、应用发展”的原则,大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目前,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河南是我国通信枢纽,而中原城市群更处千河南省的地理中心位置,全国“八纵八横”的光缆干线有“三纵三横”经过该地理区域,为全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区域内光缆总长度达到了12万多公里,数据和多媒体端口拥有80多万个,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了8.SG,IP网总带宽达到了90G,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宽带IP网。这些为中原城市群实现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信息产业发展较快
    2003年,中原城市群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7%,已成为区域内及全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区域内具有高等院校54所,其中,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是高级软件开发人才的主要来源。区域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软件园1个。
    3.信息化开发应用硕果累累
    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布局是传统产业所占比例太大,占全区域GDP的95 %以上,工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改变这种现状,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最终产品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为此,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通过与IBM公司签约合作,在更深的层次上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科教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等。
    (1)政府信息化。中原城市群已经初步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即:各级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区域内各省辖市政府、市直部门联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以因特网(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政府运行的效率,提升了政务透明度,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性和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从而使政府的决策行为建立在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好评。
    (2)科教信息化。河南省科研计算机网主干网建设已经基本建成,钮盖了中原城市群各省辖市的所有高等院校和大部分中专院校。初步建成了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公用教育信息资源库。
    (3)金融信息化。已经逐步建立了全区域统一共享的金融信息系统,即:建设完善的宏观经济金融统计信息、金融监管信息及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所有金融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可随时查询与其有信贷关系的企业资信状况,基本实现了“一卡在手,全城通用”。
    (4)制造业信息化。目前,在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电力、交通、纺织、医药等行业中,一批企业开展了MIS,Intranet应用,有的企业建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设计单位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企业信息化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巩义市为例,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上网率达90 %,建成企业网站200余家,局域网30多个,有3000多家企业利用网站、网页、专用软件、上网专线开展电子营销业务。

    (三)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出不少的矛盾,也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区和问题。特别是让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的管理者短时间了解、理解、建设和应用信息化,的确并非易事。当前,中原城市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  1.信息化意识薄弱
    中原城市群中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尚不发达。由于落后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居民普遍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存在“短视”行为。把它当成是政府推行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因此,缺乏推进信息化的思想动力,“等、靠、要”思想相当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
    2.对信息化的投人不足
    各地信息工作的手段还很不完备,大多处于”硬件不硬、软件很软、运行较难”的状况,各级农业部门信息化设备不多,有的县农业部门甚至连计算机还没有。由子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技术研究不能顺利开展。
    3.专门人才不足
    由于中原城市群的经济相对落后,很多人才在这里受过教育后纷纷“孔雀东南飞”,导致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制约着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
    4.信息产业总量偏小
    信息产业总量偏小,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其总量占河南省GDP的比重和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较低,对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据测算,2001—2003年,信息产业对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带动作用只有5%。
    可见,信息产业规模偏小,占经济总量比重偏低,已经限制了信息产业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成为实现依托信息产业拉动中原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目标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二、对中原城市群伯息化建设的建议 教育类论文发表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尽管中原城市群信息化水平高于河南省其他地区,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切实提高河南省的信息化水平,是中原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模式:城市联盟模式和政府推动模式。在中国,由于领导重视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之所在,“一把手原则”目前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政府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电子政务几乎援盖了信息技术、信息内容、信息服务等产业的所有领域,成为我国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大对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就电子政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河南省城市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还是政府推动型,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城市信息基拙设施建设
    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以宽带大容量光纤为主,卫星和微波信道为辅作为传播通道,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和电话机四机功能于一体,可以传递语言、数据、图表、视像的多媒体高速通信。当前,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重点是接人网、基础核心网络与宽带传输网。要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社会成本,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国家信息网络,同时,要强化网络与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建设基础国情、公共信息资源、宏观经济数据库及其交换服务中心,完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
    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人力度,这种投人,不仅仅是资金的投人,当然建设资金的投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资金的投人需要注意资金的来源多样化,改变过去基础设施投资政府一枝独大的局面,制订相应的吸引其他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局面。吸引国外资金与民间资金进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可以有效缓解河南省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注人新的活力,避免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三)重视信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
    城市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没有完备的信息人才教育与培训体系,信息化的实现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因为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益,而短期的硬件投资却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人数对城市信息化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这其实就表明了信息人才对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城市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经济要素起决定性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的人才保证。目前,信息人才缺乏已成为河南省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在校教育方面,继续发挥大中专院校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投人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社会办学、联合培养等多种方法予以辅助。多渠道地为城市信息化发展输出人才。在职培训方面,现有企业、机关或其他信息部门要有计划地培训自己的信息工作者,加快信息人才的知识更新。此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全方位地介绍信息产业方面的知识。,培养全民的信息意识,适时建立信息技术人员的考核机制,使信息业对从业人员的选择步人正轨。
    (四)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  教育类论文发表
    信息技术自身的产业化,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巨变,传统的消耗型产业比例缩小,新兴效益型产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等一系列问题。信息技术产业化还意味着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扩大化、普遍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信息技术会带来另一次技术革命,正如其他技术革命一样,信息技术的产生,必将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除了政府投人资金、制订发展规划之外,还需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态势,鼓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更新与改造。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手段,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个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改变企业和市场的传统作业方式。信息技术及应用将改变区域市场的结构和贸易方式,有利于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区域市场开放程度。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扩大信息技术在信息服务上的应用,使信息生产、流通、分配及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信息市场容量及信息用户数量的扩大。

TAG: 电子商务 高新技术 国务院 计算机 网络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