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基于限制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务现状改革研究

浏览151次 时间:2011年9月01日 15:04
【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财务管理却没有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文章通过对近年来高职院校突出的财务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应主动服务地方、拓宽培养口径,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拓展财务职能等多项支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改革建议,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财务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职; 财务管理; 可持续发展; 对策
   经济师论文发表 经济学论文发表 会计论文发表 财会论文发表 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 经济论文发表网站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的基本结束和2010年起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培养水平也随着多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为1999年以后升格或组建而成,近年来教学软硬件虽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财务管理却没有作为战略工作来重视,如果继续延续以前的重核算轻管财的理财观将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行高职院校财务特征分析
  
  (一)规模迅速扩张,预算内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生及教职工人数较1999年数倍增加,但高等职业院校均属地方投资管理,如表1所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低于本科教育,而且大大低于培养成本,在最近几年且未有较大增加,财政供给相对不足。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这一准公共产品,由于其主要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教学设备购置和更新成本较高,材料消耗费用较大,而其在经营过程中除学费收入外基本没有产生其他收入,且学费标准出于多方面考虑,多年来未增加(如陕西省内高职院校至今仍然执行1999年文件标准,导致院校对财政拨款依赖性较强),而政府又无力增加投入,致使教育资金日趋紧缺,长此以往,教育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二)生源危机逐渐显现,预算外收入压力较大
  在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随后几年,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的发展略胜一筹。2007年,这两部分学生人数达到了1:1;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然而在2009年,虽然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职的学生人数比重却下降为49%。也就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高职教育开始出现拐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招生压力逐渐显现。如陕西省公布的招生信息表明,2010年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227 817名。其中本科各批次共录取新生129 584名,比原计划超录了11 718名,高职(专科)层次招生则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不足,达到高职(专科)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有近8万人不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导致集中录取时该批次计划未能完成,实际录取新生98 233名,仅完成计划的84.76%。除陕西省外,四川、北京、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区也出现类似情况。
  
  二是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客观上减少。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连年扩招,而普通高中连续4年招生规模呈直线下降的态势。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普通高中,达到了51.3%。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招初中毕业生,普高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招农民工、复转军人,在中职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的大概占了整个生源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普高毕业生将会减少,并且将受到来自中职招生的冲击,此种招生压力将在最近几年逐渐显现。
  三是高职院校的报到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调查,我国多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第一次录取(即非补录)新生的报到率多在80%左右,而部分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在75%以下,有些升格较晚、专业优势较差的院校报到率甚至在68%以下。
  以西部某职业院校为例,其目前在校生为12 000余名,每年计划招生4 000人,如果按照84.76%的实际录取率和80%报到率计算,在不允许补录的情况下实际报道人数约为2 712人,三年后在校生人数为8 136人,仅为现在的67.8%。如按现行收费标准计算,三年后每年学费收入相比现在将减少2 300余万元。由此可见,生源减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财务压力将逐渐凸显,如果在发展中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行业优势,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高职教育也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三)重核算轻监督,财务职能单一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为国家财政统筹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参与决策程度较低。在日常的运行中,其以教学为中心,主要对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反映和处理。在财务部门的职能设计上,过分强调财务工作的服务性,导致监督和决策职能日渐淡化,管理部门主要关心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时支付,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效果并未有效地评价和跟踪,财务工作一直维持在核算型财务阶段,难以向管理型财务转变。
  高职院校要可持续发展,财务工作应由粗放管理向分类、精细管理转变,须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的审批和使用过程加强管理,严防铺张浪费。
  (四)支出结构不甚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在资金的运用上,支出结构不甚合理,并未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重硬件轻软件。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实训条件要求较高,各院校对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教学条件的改进上投入较多,但在教师的技能再培训与提高、科研能力的建设方面投入相对偏少,限制了对学生培养的与时俱进,限制了高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第二,硬件建设方面,可行性分析和前期设计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追责制度,存在建而不用或先建再改等不良现象,对国家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
  第三,在实验室和其他教学硬件投入方面,各二级学院或系部独立性较强,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限制了对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四,部分院校管理费用支出较大,严重压缩了教学方面的资金。个别院校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在招待费和差旅费方面管理不严,存在一定管理漏洞。
  
  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改革对策研究
  
  (一)充分重视财务工作,将财务管理纳入主体战略管理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财务保障,各院校应充分认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财务部门既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应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监督和筹划;既需按照主体建设要求从资金成本方面分析并进行筹措资金,也应做好管财理财工作。
  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应规划时,应将财务规划纳入其中,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资金需求和内外环境影响,分析各种利弊,制定详细的财务战略规划,包括资金的筹措渠道和方式、预算指标的设计、成本的控制、效果的评价等,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
  (二)从接受领导到主动服务地方,并多方面争取财政支持
  高职院校多归省(市)、自治区政府领导,由相应财政厅级提供经费配套。各院校可充分发挥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省财政和所在市等多方面的财政支持。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文件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另“双师型”教师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院校可与地方经济单位广泛合作,相互促进。如此,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也可享受部分经济成果,获得更多的地方支持,不再是单纯的“等靠要”,而转变为主动服务、主动融合,实现多方共赢。(三)建立立体式培养模式,降低生源压力
  为了缓解全日制高职生源紧张带来的资金压力,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优势,从在职培训、企业订单培训、中职生继续教育等多方面拓宽教育培训口径,甚至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为本科阶段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实现优势互补,建立立体式培养模式。
  对于多数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其优势是拥有一批实践能力较强、技术研发能力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且已经逐步建设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量在职人员需要进行技能提升,中职生需要增强理论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充分挖掘这一市场,通过广泛宣传,和企业、相关院校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寻求新的生源增长点,保障预算外收入。
  (四)积极拓展资金渠道与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并重
  相比多数本科院校,西部高职院校多为在原有校址上改建、扩建,没有大规模征地建校,前期形成的银行贷款压力较小,在短期内资金成本较低。在筹措信贷资金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吸取本科院校规模盲目扩张的教训,准确测算建设资金缺口,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合理配置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以及信用资金的比例,把握贷款、还款时机,降低资金风险。
  银行贷款作为补充经费不足的主要方式,虽能满足院校的建设需要,但资金成本较高,用款限制较多。如果院校发展进入瓶颈阶段,贷款资金产生的负面效应可能加剧财务恶化,严重影响院校运行安全。对于高职院校,不能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在拓展资金渠道上,可建立有偿对外服务平台,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自身创造经济收入的能力;也可寻求团体、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或加强院校间合作关系,互享优质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对于大型设备,可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降低资金压力。
  对于高职院校应建立以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核心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由财务部门主导,通过审计部门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定期对院校的偿债能力、运行绩效、获利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项指标进行严格分析,衡量财务风险,评价院校发展潜力,对发展战略进行及时修正调整,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果
  高职院校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教学、科研为重,强化资金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避免有限资金的无效、低效使用,并树立成本和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强化责任人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在项目建设管理中,不仅应注重量的增长,也应重视质的提高和效果的检验,防止铺张浪费;不仅应重视硬件的投入,也应加大对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并切实追踪管理,防止硬件不“硬”、软件无用、培训变质等不良现象;不仅应注重教职员工总体收入的提高,也应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学风建设,提高教学、科研积极性,增强软实力。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障,是院校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基础工作,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并深化财务改革,建立能够适应并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财务制度,将院校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相结合,拓宽资金渠道,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设节约型发展体制,支持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莹,叶青松.地方高校经费收入来源的拓展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29):13-16.
  [2] 刘剑.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0(8):46-47.
  [3] 曹娟娟.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制度成因及控制对策[J].会计之友,2010(29):37-39.
  [4] 陈小琴.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2010(3):42-44.
  [5] 翟志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75-77.
  [6] 李名梁,谢勇旗.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8-60.
  [7] 张新民,杨迪,王跃,等.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费投入研究[A].陕西教育财会论文集[C].陕西教育会计学会.西安:陕西出版集团,2008:87-112.
  [8]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结束[EB/OL].
TAG: 财务 高职院校 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