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推动探究

浏览125次 时间:2018年11月22日 16:19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各高校重要学科之一,此专业的课程是一个系统化、有机性整体,与过去的公共行政学不同,具备丰富学科的理论包容性和实践导向性。由于公共管理学科交叉性强,增加教学的难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各个感官,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新媒体的出现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利用其辅助教学,利用协作学习的模式,为学生创设发展的机会。本文就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推动进行分析,分析公共管理学课程特点、学科现状、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推动
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步入多媒体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带动教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在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发挥着积极影响,降低教学难度,强化教学效果。因此,各高校和教师,需注重新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引进新技术,把技术和教学结合,建立资源和案例库。教师也应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优化课程的内容,建设是科学化课程体系,确利于实现新课改高校教学目标,培养出现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
一、公共管理学课程特点
(一)实践导向性鲜明
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把实践作为中心,以此来探索那些传统性质学无法有效处理的关键问题。对于公共管理学来说,其和传统行政学不同,不会单一注重政府内部各管理工作,而是对整个体系各个领域全部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仅是对各研究对象的扩大,但是并不会转移研究对象,二者于研究对象的内核具有相同性。而且,公共管理学是把实践导向作为依据,在坚持此依据基础上,利用有效的回应这些挑战,凸显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和丰富学科。
(二)学科的可塑性和年轻性
公共管理教学的产生截至今日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尽管近些年其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结合整体来看,此学科并未真正的形成,因此也未有系统化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和各相邻学科的边界也较不清晰。因此,这就导致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管理科学于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此外,公共管理学也具备丰富的理论内涵,理论包容性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学理论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包括社会学基础、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也吸收了其他各个学科的理论内涵,带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使得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具备更丰富理论渊源,把政治学中公共管理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规则,利于公共管理学的生存和发展。
二、学科现状分析
公共管理教学在我国是把行政管理学科作为基础而发展,而此学科的转型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由行政管理学朝公共管理学方向发展。于1997 年我国开始调整学科目录,把公共管理学调整成隶属于一级的管理学门类学科,丰富了管理学内涵,如涵盖的内容有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教育经济、卫生事业的管理、社会医生、行政管理这五个2 级的学科。在最近几年伴随公共管理学的高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公共管理学科内涵,使其成为一个更加相对独立的学科,也初步的构成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框架和基本范畴,学术界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也更加专门化和细化,使得学术团体与教学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和公共管理相关的高素质和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但是,结合当下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来说,我国正处的阶段为历史相关连时期,和当下国际社会公共治理的相联系的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学科依旧存在一些不足,详细内容如下:
(一)学科发展方面
各高校在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进展较好,但是于教学实践和改革方面仍处在粗放型发展时期,研究方法固定、单一。尤其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管理的国际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日渐明显,但是辩证来说,我国管理学 于于理论体系和思维逻辑方面,依旧未完全的于西方行政学相脱离,依旧停留于介绍、引进阶段,缺失深入和系统化的分析,并且在课程体体系建设、教育理念的创新、观念的转变以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我国当下的教育要求不符,无法满足我国公共管理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实际需求,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带来不良影响。
(二)课程体系方面
整个课程的占比中政治类学科占比较大,这也充分的证明了公共管理学在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学倾向严重。公共管理学课程体系存在的此类问题,不仅凸显我国政治学的倾向,也证明了行政学范式对政治学更加的依附。此外,公共管理学中部分教科书和著作,相互模仿与抄袭等问题突出,于实践和理论上缺失创新性,不同学位级别和不同课程之间缺失层次性。如就当下硕士学位来说,尽管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学士学位的教育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系统,但是针对不同级别的硕士学位于课程设置、学位教育以及课程名称等当面没有详细进行区别,于知识内容方面、知识难度以及深度等方面,并未体现出不同级别层次的差异性。
(三)教学内容方面
理论和实际教学想脱离,侧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公共管理理论不够深入,解释能力缺失,导致公共管理学出现合法性的危机,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和知识发展的培训,影响人才的培养进度和质量,面向专门领域所涵盖的专业化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教育,涉及到内容较少。教师在教学期间采取单一的灌溉式教学方法,忽略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各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面对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时,由于缺失分析和方法,无法良好解决。教师教学期间,把原则性、原理性、介绍性、概论性内容为主,对基础课程的衔接,经济学相关知识、公共财产方面知识内容少。缺失基础会计学、审计学等和政府部门基础工作相关课程,在原有的各课程中,缺失案例研究、管理流程、操作方法、多媒体平台、新技术操作等教学内容。
三、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强化创新培养,更新教育观念
政府需要不断的扩大对新媒体产业扶持力度,分析当下社会实际需求以及教育的急迫性。和各高校建立联系,了解高校发展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其最大的支持,为教学改革作保障。此外,对于高校来说,必须依据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创新的培养。教育理念需要结合社会的整体水平不断的进步,改变以往单一纸质和板书教学,不要单一的利用局限在理论知识的传播方面,应把实践和理论教学更好结合,去最大限度的优化多媒体的资源。对于教师来说,其也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保障,依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转变教学观念和研究范式,改变以往学术偏见,教师也应尝试走出课堂,大力鼓励学生去积极的探索学科知识,不应局限于课本,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利于学生更加的了解自身于新媒体生活之中所充当的重要角色,了解新媒体所带来的改变。于课下,来组织开展更具教学意义和实际价值表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掌握诀窍、明确原理并亲自去操作。
(二)创新公共管理学的教和学的模式
大数据技术是新媒体的产物,其可以带动公共管理教学的改革,把大数据作为支撑,如把海量的交易数据作为支撑,把海量的交互数据作为支撑,把海量的数据处理最为支撑。对数据分析的应用来说,其重点为可了解用户的选择偏好,并结合不同资源来分析出用户真正需求和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提前进行预测和做出精准化的处理。在后续及时跟进并分析出可能够掌握事件的实际进展,使其可以于合理区间内进行运行。在指导科课前期自主  的学习,在课堂中可以实施一对一的指导,利于教师和学生相互有效交流,拓展学习各类资源可改变教师的发展观念、教学观、资源观,实现深度和全面的变革。教师也可以利用学习管理平台系统,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合理指导,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总的来说,大数据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利用其进行教学,可把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云资源全部存储在云端上,可轻易的于此平台上找到动画。视频、文本等资源,设置课程教学的项目以及开放性的论坛,可提学生对实验项目的参与积极性。
此外,也可利于翻转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在此教学环节学生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的结合进度来学习,以及自身节奏和速度以及步骤来学习知识。
(三)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结合各高校学生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岗位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生活与各种需要等,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综合,改变以往单一注重理论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并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各能力的培养目标。其次,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尝试无打破教材中知识体系的结构,结合教学的周次去设置和实施阶段化的教学目标,重新排列和构建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也可增加课程内容各实际价值和吸引力,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知识建立联系性,利于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把公共管理学相关内容延伸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利益方面,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进程。
(四)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
公共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尝试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期末的综合成绩涵盖期末卷的面试成绩、小组社会实践以及调查报告获得成绩、学生平时成绩这三部分构成。成绩的分数比例依次为3:3:4,其中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比较多,期末考试成绩和小组社会实践占比较少为30%。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判主要内容:课堂笔记记录情况、大学空间对于新闻跟帖的评论情况、课堂中发言情况、课堂出勤情况这四部分。结合公共管理学教学评价情况来看,整个评价体系中,对于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的考核比例降低,增加过程考核的分数比重,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高校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评价(包括课件素材的选择、网络应用能力、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课件设计的水平、交互设计的合理性、文字设计的规范性、动画的连续性、声音与画面的可控性等),做好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改革,可以引导教学利于高校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
(五)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健全资源库的建设
其一,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教材影响着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可集中的体现教学成果,因此,在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时,必须注重教材编写质量。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我国国情,编写出一套系统化和满足我国各高校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材。并在教材制定期间,考虑到以下内容可以反映出我国当下性质管理的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重点,这样才能更高的实现教材的衔接,确保教材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二,健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库。构建健全全国共享公共管理学案例库,是良好开展公共管理课程改革的基础,利于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系统中扩展电子图书馆中,及时搜取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案例,强化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在电子图书馆以及网络平台中,在案例选择时必须优先选择那些本土化的案例,确保案例的可讨论性、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并在案例中增加一定一手案例资源数量。此外,也应构建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素质高案例研究团队,这样才可确保案例库资源的更新以及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公共管理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涉及面宽泛,需要兼顾实践改革和理论改革,这样才能更高的开展公共管理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高质开展。结合当下我国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给出高校在公共管理改革期间,应强化创新培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公共管理学的教和学的模式,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良好完善和调整此学科,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满足其需求的人才,才能为公共心理学增添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毛明明.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运用的价值、障碍和策略[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0):118.
[2]张敏.基层协商民主的公共价值管理:一个实践路径探索[J/OL].探索,2018(05):61-70[2018-10-22].
[3] 李燕.公共管理中的众包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OL].探索,2018(05):147-161[2018-10-22].
[4]王婷.高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19):259.
[5]李国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策实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27):60.
[6]赵祖雪.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公共管理的新时代[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153-154.
[7]郑克岭,颜冰,鲍作臣.创新创业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途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9):
1-2.
[8]颜金.“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10 所大学“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4):
131-134.
[9]李志强,刘芳.从“课堂”到“社区”:公管类大学生社会治理创新能力培育模式变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8(03):
37-41.
[10]周伟,卢颖.有效教学理论视阈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80-183.
[11]张宇,刘伟忠.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究——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J].学理论,2017(12):194-196+199.
[12]文敏,李磊,梁丽芝.创新教学培养模式,提升“四型”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J].行政与法,2017(10):
39-45.
作者简介:崔艳芳(1978-),女,汉,籍贯:河北邯郸人,南开大学2001 级硕士,闽江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行政、政府改革、生态文明建设、行政成本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