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文史类论文 >> 西方文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浏览399次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09:18

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扬琴演奏过程中,传统颤竹的演奏,主要用来增强乐曲的韵律美与韵味美,现如今,除了仍旧要保留与传承颤竹的演奏要素外,还应赋予它新的价值与思考,对多种颤竹技法进行开发及深入研究,以此来推动扬琴技法的进一步发展。在颤竹演奏过程中,可以表达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连续性的颤竹会使节奏感更强,在听觉上感觉到演奏的活跃度,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可见,扬琴的独特表现力是不容忽视的。连续性颤竹属

于颠竹技法中的一种,且传统的颠竹以左颤、左滑颤为主,连续性颤竹涉及较少。为了增强扬琴演奏的技巧性与创新性,适应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对扬琴演奏技艺进行加强和深化,强化双手的交替性、持续性颤竹的训练[6]。连续性颤竹,顾名思义,要求演奏者应保证颤竹的持续性、均匀性。扬琴独奏作品《觅》,通过连续性颤竹,将扬琴处在不同音区中的音色展现出来,增强了音响的对比度,让整个乐曲的呈现效果更佳。

(二)连竹

所谓的连竹,即演奏者需要一只手连击两下,此演奏方式在传统的演奏过程中是被强烈禁止的。当前,为了实现扬琴艺术的全面发展,连竹已经被广发运用到现代乐曲创作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演奏语言,以实现演奏效果的创新性。通过演奏者的不断试验,发现竹序的不同,其所产生的音乐律动效果也是不同的,利于丰富扬琴的张力与表现效果[7]。目前,连竹的使用,重要以顺竹法为主,该竹法的提出者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扬琴演奏家李玲玲教授,她认为在扬琴演奏时,要以精确表达音乐内涵为前提,以技术为支撑,以顺竹法为核心,用科学合理的音位的排列规律来安排连竹的演奏。此演奏技法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扬琴的竹法顺序,为避免发生音位跳跃或交叉的情况,可加入同音与异音的连竹使用,这样一来既有效降低演奏的难度,也使演奏更为流畅连贯。

(三)滑音指套

在扬琴演奏中,运用滑抹音技法,能对演奏过程中所出现的余音进行合理的处理,且通过高效的处理能使扬琴演奏中所产生的韵味更浓郁,增强乐曲演奏的感染力与魅力,展现出温润、委婉之感,演奏出来的乐曲具有传统音乐的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然而,滑音指套技法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音区角度来讲,该技法不适合中低音区,可用在402扬琴的高音钢弦阶段,应用的区域存在限制性,成为该技法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滑音指套技法的应用可以为扬琴的演奏锦上添花,使乐曲更具韵味性,保证滑音操作的规范性,不可过度模仿古筝和琵琶,根据扬琴的实际属性选择合适的滑音指套演奏是这一技巧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制音

在扬琴演奏过程中,使用制音器,能实现对余音的控制,增强扬琴演奏的张力。在制音技法中,手止音技法属于核心内容,手止音的操作技巧与顿音操作非常相似,待到击弦完成后,要借助手指来达到止音的效果,当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顿音属于特殊性的音效,以音色处理为主要目标,而手止音技法则是属于一种制音技巧,主要以处理余音为主。李玲玲教授近几年提出器械止音的理念,对传统制音器做了调整和优化,使得现在的制音器不仅能演奏全止音,还能通过脚对制音踏板的控制形成了半止音的音响效果,提高了扬琴在音色方面的表现力。

(五)组合

目前,为增强扬琴操作的魅力与感染力,我们会选择多种技法相互组合的方式,期望打造更为绚烂、丰富的音响效果。为了实现对多种技巧的综合性运用,应提高扬琴演奏技法的使用效率,及时了解扬琴演奏的技巧,借鉴多种技巧相互结合的方式将乐曲的艺术风格与主题展现出来,演奏者应及时与作曲家进行沟通,就扬琴的演奏技法进行组合运用,以实现对扬琴演奏魅力的充分凸显,给人以良好的听觉感受,是扬琴演奏技巧创新的关键。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非洲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的音乐比较倾向和声及复调的运用,追求和声的色彩感,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有自身的特色;非洲的音乐对节奏比较敏感,注重身体的律动感;而中国的音乐对旋律有较多的运用,追求意境感,旋律可谓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灵魂,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格特点。不同国家的、地域的音乐有所不同,无论我们能否听懂,但音乐的情感都是共有的。当今时代,扬琴作品的创作逐步向现代化、个性化发展,出现了更多技术上的创新,不断展现出新时代音乐的特色。扬琴属于一种典型的古典乐器,为了提升其应用价值,必须对其演奏技法进行传承与发扬,对原有的演奏技法进行创新,以更好的适应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只有对演奏技法予以创新,才能提升扬琴的影响力与利用价值。扬琴演奏技法的不断创新,应是对传统演奏技巧进行不断的延伸与探索,对乐器进行创意性设计,积极开发新的音色,以增强扬琴的表现力与张力,实现演奏技法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勇于正视过去的不足,以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基本的立足点,不断推陈出新,深入了解这件乐器本身所具有的演奏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扬琴音乐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庞卓.东北扬琴的演奏风格及音乐创作[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04):151-154.

[2]王英.论扬琴演奏“点”、“线”、“面”的辩证统一[J].音乐探索,2010(03):82-84.

[3].东北扬琴的形成、发展与特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163-164.

[ 4 ] 张馨. 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J ] . 戏剧之家,2015(01):71.

[5]张新昊.扬琴演奏技法的创新与传承[J].音乐时空,2016(02):29-30.

[6]管日.扬琴演奏中的滑抹音和压揉音[J].大众文艺,2011(06):14-15.

[7]董海丰.“蝶梦扬琴”改革的成果及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4(09):145-147.

作者简介:王静(1972—),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