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论文发表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浏览170次 时间:2017年8月08日 08:59

【摘 要】逆反心理人人都有,并非是青少年的专利,只是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 在现实状况下,青少年逆反心理日益成为困扰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一大问题。 逆反心理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导致了逆反心理? 为什么青少年的反心理尤为严重? 当面对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时应该怎样引导他们? 文章旨在揭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寻求缓解、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逆反心理;分析

 

逆反心理作为近些年社会关注的焦点,它表现在各个层次和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 逆反心理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主观方面因素以及学校、家庭客观方面因素,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如果不加以及时应对,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对此我们不能忽视。 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及各方面加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找准切入口,主动应对,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摆脱这种心理,轻装上阵,转变他们的不良心态,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挑战自己,最终超越自己。 学校家庭及个人要形成合力,手中拿着不同的工具,为“小树”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而且青春期是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了解这时他们的心理特点,已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促进问题解决,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此作如此定义:“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另有人定义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价而表现出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对抗行为。”当然也有人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 并且,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具有强烈情绪色彩和内在的意识,具有对立性质或者否定性质的心理倾向。管哪种解释,都反映出逆反心理是对抗心理的一种,是个体对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的逆向反应。但逆反心理与其他对抗心理相比其

性质却带有明显的非常规性。 其明显不同在于:不但不接受外界的引导,而且不接受应该接受的外界引导甚至故意与之对着干。逆反心理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态度变化,并非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并非为某些人所杜撰,也不是青少年的专利,但青少年时期,由于各种特定原因,使其更加具有明显性和阶段性。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要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危机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青少年年龄和生理条件的影响

这与青少年青春期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他们人格或个性模式往往较多倾向于自我评价;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情感还处在“否定期”,难于接受与他们情感不相适应的各类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很多行为仍然依靠外部评价、同龄人的反应来定向,因此对外部评价的反应往往较为敏感和强烈,对同年龄人群体具的较大的求同倾向。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当和失误,(如父母溺爱、父母百依百顺、隔代养育等)一旦他们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青春期与不同层次或年龄的人相处就易爆发逆反心理现象。还有特殊家庭的孩子,也是易发群体。

(二)好奇心的驱使

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 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 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三)态度和偏见对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调查表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态度越接近,就越具备交往稳定性;对他从人格特征也因为意气相投而容易接收和认同。相反,人们相互之间态度出现明显差异时就容易发生情绪不协调。因为心胸狭窄时常出现对对方人格不认可的现象,即偏见(狭隘、嫉妒等)。而这些难以在一个短时期内可改变的。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与教师本来就存在许多差距(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等观念上),而我国教育忽略青少年个性塑造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缺乏辅导和疏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要言听计从的观念是逆反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缺陷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生活动机和意向呈多维性。 他们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追求享受与奋斗并举的生活,愿意享乐与奋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质、重利益、重现实的价值观。对物质生活热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现实的快乐原则,对个人对社会十分注重效益的兑现。 再次,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文发表与咨询

论文发表 写作指导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客服联系方式:
投稿信箱:lunww@126.com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5782530
在线咨询客服QQ:站点合作82534308
联系电话:18262951856
点击进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宝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财付通支付(财付通认可网络诚信商家)
点击进入支付方式---->>>>

论文发表 诚信说明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热点图片